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升天虽可喜,削地已堪哀。
早知守厕去,何须拔宅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升官与守土之间的矛盾心理。"升天虽可喜"指的是升官被提拔到更高的地位,这本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紧接着"削地已堪哀"则流露出一种失去根基、离开故土的悲伤之情。诗人通过这两句,抒发了对故土的留恋和对升官带来的人生变迁的复杂情感。
"早知守厕去"表明诗人早已预料到有一天会离开目前所在的地方,而"何须拔宅来"则是在问自己,为何要将自己的家园(比喻根基)彻底拔起,换取那虚无的官位升迁。这里"拔宅"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执着,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稳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挣扎,是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交织的人生画卷。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专报熙丰怨,宁论爵齿高。
可怜五朝老,双泪落斋旄。
不肯弹冠起,俄从折简招。
虽然舐丹药,未免悔青苗。
扰扰多群蚁,冥冥有几鸿。
蜀公陵下语,竟免入碑中。
早持坚白论,晚踏软红尘。
明逸并夷甫,初终似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