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溪浮玉浸晴空,万井楼台一苇通。
舟过恍如蓬岛客,人行疑在广寒宫。
青山迎送犹佳友,绿鬓往来成老翁。
遐想坡仙莘老辈,迩来那复有遗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两溪浮玉浸晴空,万井楼台一苇通",通过对流动着清澈如玉之水的小溪和连通各个村落、楼台的水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眼中那片繁华而又不失自然风光的地方。"舟过恍如蓬岛客,人行疑在广寒宫"则透露出诗人对古代传说中的仙境有一种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漂泊异乡的游子心态。
"青山迎送犹佳友,绿鬓往来成老翁"这两句更深化了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青山如同久别重逢的好朋友,而日复一日的光阴,却让人渐渐地老去。最后两句"遐想坡仙莘老辈,迩来那复有遗风"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士、隐逸的崇敬,以及希望能够追寻到他们留下的精神气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不详
一见负吾愿,人亡乃及门。
温乎容可即,俨若像如存。
满拟朋三寿,那知隔九原。
瓣香倾老泪,伫立黯消魂。
久矣致生刍,斯行夫岂徒。
不惟哀一老,亦欲识诸孤。
魏笏期传祖,韦经在业儒。
子平仙去早,万事付长吁。
烟火人村盛,川途客旅稠。
荻塘三百里,禹甸几千畴。
绵络庐相接,膏腴稼倍收。
经从少至老,复此系扁舟。
平林历历晓云迷,津堠将迎客棹西。
千古兴亡泰伯国,一川经纬狄公堤。
雨添柳色成蛾绿,春剩花香散麝脐。
去去苕城知不远,摩挲老眼看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