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四)

陂水初含晓渌,稻花半作秋香。

皂盖却迎朝日,红云正绕宫墙。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翻译

池塘水面开始映照清晨的绿水,
稻谷的香气半是秋天的味道。

注释

陂水:池塘水。
晓渌:清晨的绿水。
稻花:稻谷花。
秋香:秋天的香气。
皂盖:黑色的官帽,古代官员所戴。
朝日:朝阳。
红云:红色的云彩。
宫墙:皇宫的城墙。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通过对陂水、稻花、皂盖和红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日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中的意象充满了生机和节气感,既有自然之美,也融入了人文之景。

“陂水初含晓渌”一句,以陂水的初次含蓄着早晨的露珠,形象地表达了秋天清晨的凉爽与湿润。接着,“稻花半作秋香”,则通过稻花即将成熟散发出的香气,传递出秋季丰收的喜悦。

“皂盖却迎朝日”中,皂盖指的是云彩,这里用来比喻宫中的楼台亭阁,它们仿佛在迎接初升的太阳。这个意象不仅描绘了早晨的景色,也暗示了一种对光明与希望的向往。

最后,“红云正绕宫墙”,则是将宫墙周围飘浮着的红色云彩作为画面,营造出一种祥瑞和平静的氛围。这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可能寓意着对皇宫或国家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日清晨的宁静、自然之美与人文景观融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一)

秋早川原净丽,雨馀风日清酣。

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二)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形式: 六言诗 押[齐]韵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

谁能如铁牛,横身负黄河。

滔天不能没,尺箠未易诃。

世俗自无常,徐公故逶迤。

别来不可说,事与浮云多。

当时无限人,毁誉即墨阿。

虚声了无实,夜虫鸣机梭。

相逢一笑外,奈此白发何。

天骥皆籋云,长鸣饱刍禾。

王庭旅百实,大贝随弓戈。

君独一麾去,欲赓五裤歌。

甘棠古乐国,白酒金叵罗。

知君不久留,治行中新科。

过客足嗔喜,东堂记分鹅。

此外但坐啸,后生工揣摩。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贾讷倅眉二首(其一)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童子遥知颂襦裤,使君先已洗樽罍。

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

我老不堪歌《乐职》,后生试觅子渊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