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莲者草花也本如藤蔓好事者结竹而植之其花大如当三钱四围先绽中有一萼如初出水莲最后方拆想以此得名一花可十许日邻人馈以一盆亦自可爱推其所以名者戏述一首

柔条细叶绿层层,盘结何工岂易然。

绕竹似藤浑似草,开花如菊却名莲。

知渠耐看令人喜,入我新吟与世传。

性分本同无细大,休誇太乙叶为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平莲”这一植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其命名由来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独到见解。诗中将“太平莲”比喻为“柔条细叶”,形象地描绘了其轻盈、细致的形态,通过“绿层层”强调了其生机勃勃的绿色覆盖。接着,诗人以“盘结何工岂易然”赞美了“太平莲”在竹上盘结的巧妙技艺,暗示其生长环境的独特与不易。

进一步,诗人将其与藤、草、菊进行对比,指出“太平莲”的独特之处——其外观虽似藤蔓或草,但花朵却如同菊花般美丽,这种看似矛盾的描述,实际上突出了“太平莲”独特的美学价值。诗人通过“知渠耐看令人喜”表达了对“太平莲”美的欣赏,以及其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入我新吟与世传”一句,表明诗人不仅欣赏“太平莲”的美,更愿意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与世人共享这份美好。最后,“性分本同无细大,休誇太乙叶为船”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平等、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告诫人们不应过分夸耀某些事物的独特性,而应珍惜并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份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太平莲”这一植物的赞美,更是诗人对自然、生命、艺术与哲学的深刻思考与表达。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记事

清晓奴传事异常,白浮碧瓦遍银床。

正愁炎夏多淫雨,那更阳秋记陨霜。

我为太和思保合,谁知小雅赋忧伤。

中朝定有更生疏,野老空添雪鬓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三文书院陈上舍入京

翁季能贤有月评,频年相与愧深情。

三文书舍新求友,六馆英流喜得兄。

秋赋屡曾飞祢墨,夜寒未肯舍韩檠。

殷勤拭目看双凤,同向龙飞榜策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文主席刘兄翼运相别

百尺刘墙未易窥,笔无尽思信瑰奇。

早闻大字书毡墨,肯为三文坐虎皮。

注脚根株谈未了,状头名第久相期。

锦衣归后如相访,却要重论芣苢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閒居

已喜尘缘断,虽然未尽閒。

笔因求字秃,烛为检书悭。

可愧家牢落,难辞客往还。

苦须穷壁观,除却住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