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廿一日同赵少虚文学李前峰司马饮宫秀才山房对菊三首(其二)

芳筵高会听鸣笳,徙倚疏篱感岁华。

九日已过南浦雁,一尊还对故园花。

繁英烂漫迎人冷,疏影萧条向月斜。

白酒东篱成往迹,千年秋色落谁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山房中饮酒赏菊的情景。首句“芳筵高会听鸣笳”描绘了聚会的热闹氛围,通过“鸣笳”这一乐器声,渲染出一种欢愉的节日气氛。接着,“徙倚疏篱感岁华”一句,诗人站在稀疏的篱笆旁,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对岁月易逝的深深感慨。

“九日已过南浦雁”点出了时令,九月九日重阳节已过,大雁南飞,暗示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循环。而“一尊还对故园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繁英烂漫迎人冷,疏影萧条向月斜”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菊花盛开的热烈景象,另一方面又通过“疏影”、“萧条”、“向月斜”等词,展现了菊花在秋风中的孤寂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最后,“白酒东篱成往迹,千年秋色落谁家”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时空之中,酒后的足迹仿佛成了历史的痕迹,而千年之后的秋色,不知会落在何人家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九月廿一日同赵少虚文学李前峰司马饮宫秀才山房对菊三首(其三)

木落霜天万树林,谁怜艳菊自萧森。

一丛寂寞香难近,百草飘零色更深。

地僻常能留客醉,秋高才得对花吟。

明年又作燕城客,水畔东篱何处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癸酉春日閒居四首(其一)

孤踪一寄白云间,鹤渚兰汀梦亦閒。

病起莺花怜故国,春来萝薜满青山。

浮沈岁月空高枕,历落风尘且闭关。

东望石闾仙气满,欲寻瑶草驻红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癸酉春日閒居四首(其二)

早岁承恩直汉宫,石渠仙署凤楼东。

时沾赐酒传深禁,每听吹箫度远空。

赤笔春裁三殿草,朱衣寒飐五桥风。

只今卧病荒山里,满眼氤氲想像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癸酉春日閒居四首(其三)

忆昨追随法从班,五更灯火叩重关。

云开黻座双团扇,月出瑶阶万佩环。

一自樵渔来海上,忽传弓剑落人间。

江村风雨孤臣泪,清梦犹能识圣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