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笋盛出戏作长句

??穿苔玳瑁簪,按行日夜待成林。

养渠百尺干霄气,见我平生及物心。

剩插藩篱忧玉折,豫期风雨听龙吟。

明年又徙囊衣去,谁与平安报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戴着苔藓覆盖的玳瑁簪,日以继夜地期盼着树林成形。
精心培育的竹子高达云霄,显现了我一生致力于万物的心意。
多余的竹子插在篱笆,担心它们会因美玉般脆弱而折断,预先期待风雨中听到龙鸣声。
来年又要带着衣物离去,谁能传达平安的消息给我关心的人?

注释

玳瑁簪:一种贵重的装饰品,用玳瑁制成。
日夜待成林:形容持续不断的努力,希望竹林早日成片。
干霄气:形容竹子高耸入云的气势。
及物心:指诗人对世间万物的关怀之心。
藩篱:篱笆,比喻保护或限制。
玉折:比喻珍贵的东西易损,这里指竹子。
龙吟:古人常以龙喻风,此处指竹子在风雨中的声音。
徙囊衣:收拾行囊,准备离开。
平安报:传递平安的信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欣赏湖上竹笋生机勃勃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穿苔玳瑁簪”以奇特的比喻,形容竹笋破土而出,仿佛戴着玉石装饰的发簪穿透青苔,形象生动。次句“按行日夜待成林”则写出竹笋生长迅速,诗人日以继夜地期待它们成林。

“养渠百尺干霄气”进一步赞美竹笋的气势,形容其高耸入云,充满生命力。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平生致力于济世安民的胸怀。“剩插藩篱忧玉折”表达了对竹子的爱护,担心它们在成长过程中被折断,寓意着对人才的呵护和期望。

“豫期风雨听龙吟”则寓言竹子在风雨中发出清脆的声音,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也暗含诗人期待时局动荡中能有英雄人物崛起。“明年又徙囊衣去”表明诗人或许将离开此地,但仍然关心竹林的成长,期待有好消息传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上竹笋,寄寓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他深沉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湖上晚归

蓬山再别四经秋,来日翩翩去日遒。

无酒可倾殊省事,有诗浑忘亦良筹。

梅花遮路如撩客,槲叶飘风已满沟。

湖上榜舟归薄暮,斜阳红入寺家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湖上晚归

地僻多幽事,官闲慰古心。

晚花藏密叶,新笋补疏林。

硕果畦丁献,芳醪稚子斟。

碧云遮日尽,归路更萧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湖上夜赋二首(其二)

清绝追凉地,平生得未曾。

似尝仙掌露,如嚼玉壶冰。

狂学菱舟曲,闲寻竹院僧。

更思生羽翼,散发醉巴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湖上夜赋二首(其一)

冉冉秋将至,沉沉夜向晨。

河随天渐转,露洗月如新。

瘦竹过眉杖,轻纱折角巾。

渔歌四面起,烟水浩无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