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儿骨殖还故山(其二)

窜死遐荒万里馀,藤缠草束土侵肤。

黄金竟为谗言铄,白骨翻成待价沽。

形影自随嗟独老,肝肠分裂念诸孤。

天高视听无消息,强欲招魂托楚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哭儿骨殖还故山(其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亡儿深深的哀痛和怀念之情。首句"窜死遐荒万里馀"描绘了孩子不幸离世,远在他乡的情景,流露出悲痛与无奈。"藤缠草束土侵肤"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暗示孩子的遗骸被随意埋葬。

"黄金竟为谗言铄"暗指孩子可能是因为遭受他人陷害或诽谤而去世,表达了对无辜受害的愤怒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白骨翻成待价沽"则揭示了亲人对骨殖的珍视,即使化为白骨,也希望能赎回尊严。

"形影自随嗟独老"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只有亡儿的影子相伴,感叹自己年老体衰。"肝肠分裂念诸孤"则展现了诗人对其他孩子的牵挂,他们也是孤儿,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悲悯。

最后两句"天高视听无消息,强欲招魂托楚巫"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儿子的思念,希望借助神秘的楚地巫术来召唤儿子的灵魂,表达了对亡儿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填补的丧子之痛。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哀婉动人的悼亡诗,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生活中的无尽悲苦。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哭儿骨殖还故山(其三)

明时不得保天伦,万里投荒殒尔身。

欲引残魂归故国,祗凭老仆胜周亲。

瘴云泸水邮亭远,绝域孤城鸟道频。

此日先茔容附托,一抔黄土骨如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其一)

独振兵威百里间,更推恩信数州安。

枭徒竞作操戈入,虎士翻成奉柩还。

大笔特书青史在,荒祠遗像画衣残。

铭旌远道收兄骨,一片归云度雁山。

形式: 七言律诗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其二)

旅殡荒山三十春,白头执绋又何人。

久知杜甫须收骨,谁料张飞解杀身。

归旐已随春雨动,故丘应与海云邻。

武夷野老扶衰病,楚些歌成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期云松会宿不至

松轩会宿兴难乘,坐听城头转二更。

北斗忽高当静夜,南风不起又悭晴。

鼎中茶熟思清话,囊里诗成欲细评。

相对白头宜一笑,百年几度入山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