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山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往事的感慨。首句“迢迢野宿山,峰峦何崔嵬”以远行之人夜宿山中起笔,描绘出山峰的巍峨壮观,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下来,“朝登猛虎啸,暮宿玄猿哀”通过猛虎的啸声和玄猿的哀鸣,渲染了山中夜晚的静谧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灵与人类生活的关联。
“高风四面发,花鸟为谁开?”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象的描写,高风拂过,似乎连花鸟都为之动容,为谁而开,引人遐想。随后,“传闻章皇帝,此地昔徘徊”将视角转向历史,提及传说中的帝王在此流连忘返,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龙驾竟不还,浮云空往来”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帝王虽曾在此驻足,但最终未能留下痕迹,只有白云在天空中自由来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最后,“秀色九天外,巨灵不敢摧”赞美了山中景色的壮丽,即使神力也无法破坏其美丽,强调了自然之美的不可侵犯性。
“飘摇散襟带,览结何悠哉!”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在自然美景面前的自由与放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言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历史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