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雨满蘋洲。绣阁银屏一夜秋。
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
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风雨中蘋洲的凄凉景象,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深深哀愁。"风雨满蘋洲",开篇即渲染出一种风雨交加、寂静萧瑟的气氛,蘋洲上的花草在风雨中摇曳,显得孤独而无助。"绣阁银屏一夜秋",进一步点明了主人公身处闺阁,面对秋夜的寂寥,银屏上的光影更添了几分凄冷。
"当日袜尘何处去",通过回忆昔日繁华,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袜尘(女子足印)的消失象征着往日欢愉的消逝。"溪楼"与"烟波"相映,勾勒出主人公倚窗远眺,面对无尽的江水,不禁泪流满面,表达了深深的感伤和无奈。
"天际目归舟",主人公的目光投向远方,期待着归来的船只,但只见滔滔江水,孤舟一叶,这画面与词人的内心状态形成强烈对比,加深了其孤独和思念之情。"浪卷涛翻一叶浮",运用比喻,将自己的情感比作随波逐流的孤舟,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动荡不安。
最后两句"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词人借用典故,自比为战国时期才子宋玉,感叹自己如同庾信那样,因离别之苦而深感愁绪难抑。宋玉曾因被贬而悲叹,这里词人借以表达自己的漂泊无依和深深的忧郁。
总的来说,这首《南乡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自我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风雨飘摇中的孤独和愁苦,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后改名。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池草抽新碧,山桃褪小红。寻春闲过小园东。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游镫归敲月,春衫醉舞风。
谁家三弄学元戎。吹起闲愁,容易上眉峰。
潇洒林塘暮。正迤逦、香风度。
一番天气,又添作琼枝玉树。
粉蝶无踪,疑在落花深处。
深沈庭院,也卷起、重帘否。
十分春色,依约见了,水村竹坞。
怎向江南,更说杏花烟雨。
花拂阑干柳拂空。花枝绰约柳鬟松。
蝶翻淡碧低边影,莺啭浓香杪处风。
深院落,小帘栊。寻芳犹忆旧相逢。
桥边携手归来路,踏皱残花几片红。
柳丝烟织。掩映小池,鳞鳞波碧。
几片飞花,半檐残雨,长亭愁寂。
凭高望断江南,怅千里、疏烟淡日。
斗草风流,弄梅情分,教人思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