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
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
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踏莎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活情趣的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凉与无奈。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 这两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时光飞逝的情景,"跳丸"指的是玩耍的球儿弹跳着移动,而"脱兔"则是比喻时间如同野兔一般迅速逃逸。这两句诗意在表达时间无情地流逝,不可追回。
"登临不用深怀古。" 这句话表明诗人面对壮丽的景色时,并没有沉浸于过去的历史和传说之中,而是更倾向于享受当下的美好。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
"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人物画面,"吹帽插花"是指古代文人雅士在春日游玩时的情景,而"尽随残照西风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年龄渐长,对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他作为一个旅者对未来道路上的迷茫感受。
"炊烟三两人家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平凡而温馨的生活场景,"炊烟"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宁静,"三两人"则暗示了一个家庭的简单与温情。
"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特别是秋天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中无法如愿以偿的些许遗憾。"答秋光"意在用自己的小小喜悦来回应大自然赋予的美好,而"山深无觅黄花处"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纷争、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诗意境界。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前度看花白发郎。平生痼疾是清狂。
幸然无事污青史,省得教人奏赤章。
游侠窟,少年场。输他群谢与诸王。
居人不识庚桑楚,弟子谁从魏伯阳。
诗变齐梁体已浇。香奁新制出唐朝。
纷纷竞奏桑间曲,寂寂谁知爨下焦。
挥彩笔,展红绡。十分峭措称妖娆。
可怜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敌小乔。
过江人物萃樵引。
远希大慧无,近笑孤峰絮。
多少初地人,争问末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