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徐朝义恭人潘氏(其一)

爱子心惟壹,宜家语不烦。

雨添南涧藻,风偃北堂萱。

郁郁今同穴,诜诜正满门。

善哉摩顶记,归奉大慈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爱子之心如一,家庭和睦无烦言。
雨水滋润南边涧中的水草,北堂前的萱草被风吹倒。
如今我们共同生活在墓穴中,家中子孙众多、热闹非凡。
美好的回忆如同摩顶之恩,回家后将敬奉至高无上的慈尊。

注释

爱子:对孩子的疼爱。
壹:一心一意。
宜家:家庭和睦。
语不烦:说话不多,但充满关怀。
南涧:南方的溪涧。
藻:水草。
偃:倒伏。
北堂萱:北堂前的萱草,象征母亲。
同穴:共生死,指死后葬在一起。
诜诜:形容子孙众多。
满门:全家上下。
摩顶记:比喻深沉而持久的恩情。
大慈尊:至高无上的慈悲之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切爱意和家风教诲。"爱子心惟壹,宜家语不烦"表明母爱至上,不需要多言,只需适度的教导即可。接下来的"雨添南涧藻,风偃北堂萱"用自然景象比喻家庭环境的和谐与温馨,雨水滋润了南边小溪中的藻草,微风轻拂了北堂上的萱草,显示出诗人对家园美好的寄托。"郁郁今同穴,诜诜正满门"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如同墓穴一般深厚,教诲之语充满整个家庭空间。最后两句"善哉摩顶记,归奉大慈尊"展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抚和期望,将这种美好的记忆回归于伟大的母爱之中。

整首诗通过温馨的画面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以及她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宣城驿中送建康倅赵纯中

芍药飘零雨洗春,江城柳色静无尘。

扁舟未果寻归路,小驿那堪送故人。

万里云天心共远,一龛灯火话相亲。

因风无惜沾馀馥,我亦贫儿望富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日书怀(其一)

野桃经雨烂争华,似促畦丁种早瓜。

不见少年閒信马,空怜寒士出无车。

泥融近水芹抽叶,地暖依墙荠放花。

偶忆惠连春草句,夜来魂梦到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春日书怀(其二)

高文知已动天庭,昨日春雷下六丁。

济旱会施惟肖雨,举贤先应少微星。

行趋北阙形神健,坐对东风醉梦醒。

连日暖烟随处好,吴山应胜越山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春日无为道中

旱甚山光暗,风颠日色微。

桑芽虻翅小,荻笋彘肩肥。

野寺看题壁,村垆问典衣。

春容良不恶,杨柳正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