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坦夫由淮南入京

王郎乘兴上扁舟,数遣书来写我忧。

奏牍三千待金马,卷帘十里梦扬州。

桃花水涨理归楫,莲叶杯香消客愁。

白发倚门长望子,细君应赋大刀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送王坦夫由淮南入京》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王郎离别时的情景与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首联“王郎乘兴上扁舟,数遣书来写我忧”,开篇即点明友人王郎乘着兴致,独自驾舟远行,而诗人则因友人的离去而心生忧虑,通过频繁的书信传递彼此的关切之情。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离别的场景和人物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颔联“奏牍三千待金马,卷帘十里梦扬州”,进一步展现了王郎赴京的壮志与期待。他怀揣着三千份奏牍,准备在京城金马门等待机会,同时在心中勾画着扬州的繁华景象,寄寓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王郎的雄心壮志,也暗含了诗人对其前程的祝福与期待。

颈联“桃花水涨理归楫,莲叶杯香消客愁”,转而描写王郎归途中的景象。桃花水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归舟上的王郎或许在欣赏沿途的美景中暂时忘却了旅途的劳顿与离别的愁绪。而“莲叶杯香”则可能象征着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或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此消解心中的客居之愁。

尾联“白发倚门长望子,细君应赋大刀头”,则将情感转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白发苍苍的老父倚靠在门边,长久地眺望着远方,期盼着儿子早日归来;而诗人的妻子或许正在家中为远行的丈夫准备着大刀头(古代的一种饰品),寄托着对丈夫平安归来的深深祝愿。这一联以家庭的温情反衬离别的苦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沉,以及对远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谢薖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离别之情与对未来的期许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富含深情,又不失豪迈,堪称佳作。

收录诗词(294)

谢薖(宋)

成就

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经历

不详

  • 字:幼盘
  • 号:竹友居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074~1116

相关古诗词

游安乐寺陈妙音载酒

绕郭寻春未见花,不知春在梵王家。

林间新翠张裙幄,席上残红当脸霞。

兴逸持杯睨云汉,饮酣挥翰走龙蛇。

主人不是陈惊座,投辖归时日已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闻无逸兄下第归

丰林分首各消魂,兄弟伤离况玉昆。

初谓过都留虎脊,又令点额向龙门。

往闻淮北雪花大,归值江南梅雨昏。

欲寄短书无别语,年来花柳自村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李簿家有侍儿妙丽善歌舞诸人惜其死为赋诗予亦赋二首(其一)

草头朝泣露漙漙,樵歌暮归丘陇寒。

当时座上客半醉,琵琶不许近帘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李簿家有侍儿妙丽善歌舞诸人惜其死为赋诗予亦赋二首(其二)

郎子风流栖枳鸾,枳上单栖泣夜阑。

窗前邂逅一笑粲,梦中犹作在时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