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洁恭虔禋上帝,郊仪大设康哉世。
人心肯悦化来同,礼乐咸修依古制。
景福照明何举措,千官俨雅登云路。
一阳初启煦仁风,我运唯扬均遍布。
道德功惭情不已,常如取朽九重里。
未曾一日贵为尊,抚念苍生皆赤子。
羽卫旌幡花作队,雍熙民泰俱阛阓。
承平岂足尽言之,万里山河观掌内。
诗中的“清洁恭虔禋上帝,郊仪大设康哉世”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之心,以及通过重大典礼来确保天下太平的愿景。"人心肯悦化来同,礼乐咸修依古制"则强调了人心向善和恢复传统礼仪的重要性。
“景福照明何举措”描绘了一片祥和景象,而“千官俨雅登云路”则展示了朝廷官员威严而又文雅的场面。"一阳初启煦仁风,我运唯扬均遍布"表达了君主恩泽如春风般温暖且普及四方。
“道德功惭情不已,常如取朽九重里”表现了诗人对道德的追求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态度。"未曾一日贵为尊,抚念苍生皆赤子"则体现出诗人对民众的关怀,如同慈父般地爱护每一个普通百姓。
“羽卫旌幡花作队,雍熙民泰俱阛阓”描绘了一幅盛大的庆典场景,而“承平岂足尽言之,万里山河观掌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广大疆域的自豪感。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礼仪、君主恩泽、个人修养、民众福祉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和国家。诗人通过这些元素构建了一幅繁荣安定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理想。
不详
春风绿野遍天地,枯朽渐随红日丽。
世界包含雨露新,东郊舒畅芳菲媚。
烟波柳嫩摇拂水,时迁荡飏情已矣。
不言往昔与今来,海岳高深升万里。
从小莫颠謏,长大始成人。
经史须勤学,然可待尊亲。
勿谈他己短,但秪自脩身。
所作行慈善,见者生钦羡。
好事审还听,憎爱去贪恋。
我即说分明,诫逸绝骄矜。
孺子受天荫,不织不蚕耕。
愿尔多聪悟,考顺于君父。
逆耳必从之,少欲减嗔怒。
谨守作童儿,缘是正愚痴。
重贵在心知,认取世间为。
如来千百亿,化身本是真。
驱驱烦恼不解嗔,我不能谈说,旧却知新。
中秋八月祥风遍,慢上东轮云游转。
清境将开照玉京,一时宫阙为银殿。
夜静寒光半攲楼,空入帘帷白如练。
景致融怡露添寒,薄茶佳客随情玩。
无问高下尽一般,爽气周天如雪霰。
千家万家仰天维,漏永更深方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