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题《砚北花南合璧词》

桐枝百衲合成烟。空际语香弦。

浅斟低唱,几家玉屑,几字金荃。

小长芦惜渔师去,谁写衍波笺。

荷花招手,重携蕃锦,读向湖船。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湖畔的景致与文人雅集的情趣。开篇“桐枝百衲合成烟”,以“百衲”比喻桐叶的斑驳,形象地展现了秋风中梧桐叶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空际语香弦”,则通过听觉的描绘,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仿佛在空中传来悠扬的琴声,香气弥漫,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浅斟低唱,几家玉屑,几字金荃”,进一步渲染了文人聚会的场景。这里运用了“玉屑”和“金荃”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文采和学问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雅集中高雅情调的赞美。同时,“浅斟低唱”也暗示了聚会的轻松愉快,以及参与者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小长芦惜渔师去,谁写衍波笺”,这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的惋惜之情。小长芦可能是聚会地点或某种象征,渔师去则意味着一位重要人物的离开,引发了对友情和相聚时光的怀念。而“谁写衍波笺”则可能暗含了对这段美好时光的记录与珍藏,希望将这份情感和记忆长久保存下来。

最后,“荷花招手,重携蕃锦,读向湖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荷花似乎在招手欢迎,邀请人们再次相聚,一同阅读着珍贵的书籍,享受湖上的宁静与美好。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更蕴含了对友情、知识共享和文化传承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文人雅集的高雅情趣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别绪,给人以深思和回味。

收录诗词(18)

吴锡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曾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两度充会试同考官,擢右赞善,入直上书房,转侍讲侍读,升国子监祭酒。他生性耿直,不趋权贵,但名著公卿间。在上书房时,与皇曾孙相处甚洽,成为莫逆之交,凡得一帖一画,必一起题跋,深受礼遇。后以亲老乞养归里。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安定、爰山、云间等书院至终,时时注意提拔有才之士

  • 字:圣征
  • 号:谷人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46~1818

相关古诗词

垂杨

兰窗弄晓。渐柳阴照绿,数声啼鸟。

翠桁牵衫,三分宵梦愁仍抱。侍儿偏整雕奁早。

褪鬟髻、宿花红掉。伴朝云、无奈摧残,寄语今休拗。

才把双蛾淡扫。看星靥薄施,杏油纤小。

带绾银菱,更教回首盈盈照。春江夜月桃花笑。

剪一碧、湘烟晴袅。工夫破得,新拢香鬓了。

形式: 词牌: 垂杨

蝶恋花

乍暖仍寒春未暮。人盼新晴,花乞重阴护。

睡去只应金屋贮。词人浪说无香误。

昨夜雨声吹几度。鬓乱钗横,怕是妆台妒。

一笑嫣然娇欲仆。低翻红袖留春住。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天香

兰泪垂垂,梧风瑟瑟,愁城浊酒难破。

镜蚀云中,香收天外,兀兀赚人闲坐。

梯空甚术,拚深掩、轩窗则那。

应是无聊惯也,良宵更教偷惰。豪情近来若个。

屑珠玑、九天飞唾。请借吴刚玉斧,劈开云涴。

重拟更阑小课。拍水调、平分旧词座。

莫忆江南,伤心老贺。

形式: 词牌: 天香

一剪梅

共谱哀梅绿笛腔。侬道无肠。卿辨无肠。

问侬底样是无肠。冰炭肝肠。铁石心肠。

何用淇梁取断章。卿道无裳。我笑无裳。

道人不解怨无裳。想有云裳。梦有霓裳。

形式: 词牌: 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