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嗣深家所蓄惠崇秋晚画

丛芦受风低,积潦得霜浅。

沙匀洲渚净,水澹凫鸭远。

禅扉掩昼夜,短纸开秋晚。

欲问此间诗,半山呼不返。

形式: 古风

翻译

丛芦在风中低垂,积水结成薄霜。
沙滩平整,洲渚清晰,水色清淡,野鸭远离。
禅房门日夜紧闭,只有短笺开启秋夜时光。
想问这里的诗篇,呼唤半山回应却未归。

注释

丛芦:密集的芦苇。
受风:被风吹动。
低:向下弯曲。
积潦:积水。
得霜:结成薄霜。
沙匀:沙滩平整。
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净:干净。
水澹:水色清淡。
凫鸭:野鸭。
禅扉:禅房的门。
掩:关闭。
昼夜:日夜。
短纸:简短的纸张。
开:打开。
秋晚:秋夜。
欲问:想要询问。
此间诗:这里的诗篇。
半山:半山腰。
呼不返:呼唤却没有回应。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傍晚黄嗣深家中一幅惠崇所绘的芦苇秋景图。诗人观察到丛丛芦苇在秋风中轻轻摇曳,积水之上薄霜点缀,显得尤为清浅。沙地上的洲渚清晰可见,水面平静,远处的野鸭悠然游弋。僧舍的门扉无论昼夜都紧紧关闭,而诗人在这个宁静的秋夜,打开一张短笺,似乎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沉思着写下诗句。他想向画中的半山之景提问,却仿佛听到那画面中的宁静回应,唤不回画家的身影。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秋意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触动。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题程伯禹给事漫吾亭

漫郎专一溪,万事俱不理。

胡为堕我相,名字出奇诡。

山林轩冕欤,等是寄焉耳。

程公榜亭意,道眼深照此。

端居亦偶然,小出聊复尔。

宣城幻事了,却梦归故里。

结庐澄潭上,尽室清镜里。

木阴凉夏簟,荷气馥秋水。

遥岑招不来,为我列窗几。

昔吾与今吾,念念如脱屣。

心期次山外,人要安石起。

公勿赋远游,行应去天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摘蔬亭

幽畦小雨馀,一一锦绣段。

春日细春盘,悬知咄嗟办。

形式: 五言绝句

赠空上人

我搴空门秀,得之古疏山。

斯人器玉壶,中有宝月寒。

四壁澹相对,安身一蒲团。

玲珑六窗静,竟日心猿闲。

时从禅那起,游戏于笔端。

当其参寻时,恣意云水间。

松风漱齿颊,萝月入肺肝。

政使不学诗,已见诗一斑。

况复用心苦,俗氛何由干。

今晨出数篇,秀色若可餐。

清妍梅著雪,圆美珠走盘。

乃知心镜中,万象纷往还。

皆吾所现物,摹写初不难。

谁能效我辈,造语出险艰。

请师剩汲古,净洗蔬肠酸。

坐令韩退之,收敛加巾冠。

形式: 古风

赠赵判官寿卿二首(其二)

得州敢为荣,得士乃足诧。

此郎精琴书,不独妙诗画。

虽云于小道,举不在人下。

无乃太不廉,谁知非讥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