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上乘查便合仙,若无仙骨未如船。
人间亦有支机石,虚被声名到洞天。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怀。"海上乘查便合仙,若无仙骨未如船"表达了诗人对于与道合一的向往,只有具备仙骨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不然就像普通的船只在海上漂泊无依。"人间亦有支机石,虚被声名到洞天"则写出了现实中也有着神奇之物,但往往被浮华的名声所掩盖,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看破红尘,达至洞察一切的境界。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海上的仙舟,又有人间的奇石,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高洁和纯粹。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超脱尘世的哲思,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不详
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故友从来匪石心,谏多难得主恩深。
行朝半夜烟尘起,晓殿吁嗟一镜沈。
天涯时有北来尘,因话它人及故人。
也是先皇能罪己,殿前频得触龙鳞。
瑟瑟香尘瑟瑟泉,惊风骤雨起炉烟。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百幅轻明雪未融,薛家凡纸漫深红。
不应点染闲言语,留记将军盖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