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徐氏西园

上公别业傍金门,开国千秋带砺存。

楼古尚题烽火字,台高犹识凤凰原。

周京白水疏封地,汉主黄山御赐园。

闻道长安足尘土,无如此处问桃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徐氏西园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感。首联“上公别业傍金门,开国千秋带砺存”以“上公”和“金门”开篇,营造出一种尊贵与历史的氛围,暗示着此处曾是显赫人物的居所,历经千年仍保持着其辉煌与荣耀。

接着,“楼古尚题烽火字,台高犹识凤凰原”两句,通过“烽火字”和“凤凰原”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建筑的古老与壮观,也暗含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烽火字可能是指古代传递信息的烽火台上的文字,而凤凰原则可能象征着吉祥与尊贵,两者并提,既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也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周京白水疏封地,汉主黄山御赐园”则进一步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从周朝的京城到汉朝的皇家园林,展现了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周京白水疏封地,可能指的是周朝时期在白水地区划定的封地;汉主黄山御赐园,则可能指汉朝皇帝赐予的黄山园林,这些都彰显了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最后,“闻道长安足尘土,无如此处问桃源”以长安的繁华与尘土为对比,强调了徐氏西园的独特魅力。长安作为古代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喧嚣,而“无如此处问桃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徐氏西园静谧、远离尘嚣的环境的向往与赞美,仿佛找到了心中的桃花源,隐喻着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氏西园及其周边历史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万岁殿

琪园珠瓛净尘埃,当日祈灵别殿开。

草色偏承黄辇过,鹤群还逐翠华来。

合宫旧识唐尧宅,大一空传汉武台。

趋走五云瞻望地,何年仙仗下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天坛登望

帝京南望九门前,大祀郊丘碧草鲜。

圜殿恍闻仙陛乐,泰坛虚想御炉烟。

河山缭绕彤宫辟,星斗周遭贝阙悬。

歌颂太平多盛事,杨雄何日奏甘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答薛考功省中玩月见寄

碧天凉夜思徘徊,知有仙郎作赋才。

金镜正悬鳷鹊观,玉绳低映凤凰台。

新林远客空相望,扬子孤舟去不回。

谁谓山公方启事,清尊能待故人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牛首山用童庶子壁上韵二首(其一)

江左祥光拂露盘,城南双阙俯巑岏。

辟支洞口僧卢近,罗什台前辇路宽。

紫阁平临珠斗丽,黄山半入白云寒。

蓬莱咫尺堪回首,鸾鹤翩翩肃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