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其五)

萍草本无根,托生江汉湄。

惊风一朝起,各在天一涯。

野月照庭帷,清霜沾我衣。

同为千里望,何处能光辉。

海燕不知冬,蝉蜕不知春。

万物各有定,吾生何所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萍草”为引子,描绘了生命中不可预知的漂泊与孤独。诗人借“萍草”无根之物,比喻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与短暂性。萍草虽生于江汉之畔,却因“惊风”而各自飘散至天边,象征着人生的偶然与离散。

“野月照庭帷,清霜沾我衣”,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野月洒下清冷的光辉,清霜覆盖衣物,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寒冷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同为千里望,何处能光辉”,表达了即使身处远方,也难以找到心灵的归宿,凸显了人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与迷茫。

后四句“海燕不知冬,蝉蜕不知春。万物各有定,吾生何所邻”,则从自然现象中引申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海燕不知季节更替,蝉蜕不知生命轮回,暗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与周期,而人的生命却在寻找与迷失之间徘徊,无法找到确切的归属或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与生命体验的对比,探讨了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生命的短暂与孤独、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困惑。语言简洁而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咏(其六)

中岁苦离别,托心常不移。

胡为双鸿鹄,誓志东南飞。

鸿飞岂不高,望者徒为劳。

将适芙蓉沼,复往幽兰皋。

霜雪久零落,背上无馀毛。

常恐罾缴密,哀怨徒嗷嗷。

形式: 古风

杂咏(其七)

黄雀倚檐屋,栖栖若有求。

饮啄曾几何,网弋遂见收。

飞燕处堂幕,出入恣所投。

同为世上鸟,祸福何异由。

机性苟未灭,耳目动招尤。

考叔非不贤,罪乃起挟辀。

所以贵达人,脱身事遨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见月

月出如金盘,遥遥对城阙。

照下千仞溪,波光随灭没。

幽人抱长想,感此叹玄发。

三五喜正圆,二八旋又缺。

如何共照人,使我容华歇。

涉江采芙蓉,登山拾薇蕨。

落叶委霜文,天长靡可越。

形式: 古风

杂怀(其一)

夷齐虽渴死,不饮盗泉浆。

颜回虽饿死,不食覆车粮。

蝍蛆甘腐带,青蝇嗜恶壤。

凤凰翔千仞,振足来高冈。

君子秉大道,缅邈羲与黄。

岂无曲者容,不若抗而方。

孔子不伯周,管仲不皇唐。

小人徒唧唧,谁与论短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