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僧

秋风响耳环,古怪聚人看。

赤脚行霜地,腥身礼月坛。

儋斋犹买肉,挂帛不遮寒。

亦有西来意,相逢欲语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秋风吹过,耳环作响,引得人们好奇围观。
光着脚走在结霜的地面上,身上带着腥味,向月亮神坛行礼。
在儋斋(可能指作者居所)还买了肉,但衣衫单薄无法抵挡寒冷。
我也有来自西方的想法,想与你交谈,却又难以启齿。

注释

秋风:指秋季的凉风。
耳环:可能指佩戴的饰品,在风中发出声响。
赤脚:形容没有穿鞋,脚部直接接触地面。
腥身:可能指身上有某种气味,可能是祭祀或劳动后产生的。
儋斋:可能是作者的居所或书房。
挂帛:可能指衣物,帛为古代的丝织品。
西来意:可能指远方的思想、信息或客人。
相逢欲语难:想要交流却感到困难,可能是因为情感或环境的阻碍。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独特的场景,以回回僧(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信徒)为题材。"秋风响耳环"形象地写出了僧人在秋风中行走,耳环随风作响的情景,可能暗示其异域风情。"古怪聚人看"则写出他们的奇特装扮或行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赤脚行霜地,腥身礼月坛"描绘了僧人不顾寒冷,赤足在霜冻的土地上行进,虔诚地在月坛进行礼拜,展现了他们对宗教的执着和艰苦的生活状态。"儋斋犹买肉,挂帛不遮寒"进一步揭示了他们的生活条件艰苦,即使在简陋的儋斋(可能指小屋或斋堂)里,也仅能买到少许肉类充饥,衣物单薄无法御寒。

最后两句"亦有西来意,相逢欲语难"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来自西方的文化背景的好奇,以及想要与他们交流却又因文化差异而感到难以启齿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了回回僧的独特生活状态和文化交融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6)

陈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心寺

谁把袈裟筑半峰,倚云楼阁打天钟。

东西塔上自分屿,风雨声中忽见龙。

隔岸愁吹孤戍角,归鸦寒立夕阳松。

旧时行殿成荒土,烟草萋萋暝色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访陈彦太不遇

每忆可人陈太丘,不辞山路远追游。

清霜拂鬓鸡声早,白鹤横江月影浮。

岂为开樽无北海,虚闻悬榻待南州。

题诗兴尽空归去,回首梅花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宋奥寄友

落日犹未落,青山还自青。

鸟飞云外见,泉过竹边听。

童子求新汲,先生守旧扃。

相看不相见,应注太玄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夜归

青松行未尽,林外一钟闻。

小雨不伤月,西风忽破云。

棹归秋水远,邻语夜灯分。

稚子能无寐,空斋读古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