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东庵约老

一阁手自建,一庵居在东。

既然头欲白,不用剃令空。

门掩春山绿,檐依晓日红。

玄微知有旨,混在话言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一座楼阁亲手建造,一座庵庙坐落在东边。
既然头发已经斑白,无需再剃度让它空无。
门扉紧闭映衬着翠绿的春山,屋檐在晨曦中染上红色。
深奥的道理我已明了,它隐藏在日常的话语之中。

注释

一阁:一座楼阁。
自建:亲手建造。
一庵:一座庵庙。
居在东:坐落在东边。
头欲白:头发已经斑白。
剃令空:剃度让它空无。
门掩:门扉紧闭。
春山绿:映衬着翠绿的春山。
檐依:屋檐依傍。
晓日红:晨曦中染上红色。
玄微:深奥的道理。
旨:含义。
混在话言中:隐藏在日常的话语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所作的《赠东庵约老》。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一阁手自建,一庵居在东",表达了对东庵的亲手创建和主人的独立生活的赞美。"既然头欲白,不用剃令空",则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必过于执着于外在形式,如剃度为僧,内心自在即可。

"门掩春山绿,檐依晓日红",通过描绘庵门紧闭,门外春山翠绿,屋檐映照着晨曦的红色,展现出环境的清幽与色彩的和谐,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玄微知有旨,混在话言中",暗示了深奥的哲理隐藏在日常言语之中,体现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思想,即禅意并非远离生活,而是渗透在日常交流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东庵约老禅修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180)

徐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号:灵渊
  • 籍贯: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
  • 生卒年:1162~1214

相关古诗词

赠芗林后人

南北门相对,传来岁月深。

但添新意趣,不改旧园林。

花日移朝坐,松风伴夕吟。

自然忘宦达,非是少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赠李丹士

曾学轻腾术,长怀万里心。

江湖云似水,巴广石如林。

好饮身常乐,无言道更深。

丹砂能愈疾,不用化黄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赠赵师秀

游宦归来隔几春,清羸还是旧时身。

养成心性方能静,化得妻儿不说贫。

竹长新阴深似洞,梅添怪相老于人。

亦知曾见高人了,近作文章气力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徐照

近参圆觉境如何,月冷高空影在波。

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

城居亦似山中静,夜梦俱无世虑魔。

昨日曾知到门外,因随鹤步踏青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