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受福元无一羽轻,岂知造物假馀生。

抱痾不死跻高寿,遇乱能全见太平。

投渚断鸿常自闵,营巢倦鹊固难成。

乘除亦有堪惭处,记诵文辞误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享受福祉本无一丝轻盈,谁知造物主借我余生。
身患疾病却未致死,反而长寿,乱世中得以保全,见证太平。
孤雁投向沙洲常感哀怜,疲倦的喜鹊筑巢也难以成功。
算计进退之间也有令人惭愧之处,只是因记诵文学而得名实非本意。

注释

受福:享受福祉。
元:根本。
无一羽轻:丝毫没有轻盈之感。
岂知:谁知。
造物:造物主。
假馀生:借我余生。
抱痾:身患疾病。
不死:未致死。
跻:达到。
高寿:长寿。
遇乱:乱世中。
能全:得以保全。
见太平:见证太平。
投渚:孤雁投向沙洲。
断鸿:孤雁。
常自闵:常感哀怜。
营巢:筑巢。
倦鹊:疲倦的喜鹊。
固难成:难以成功。
乘除:算计进退。
堪惭处:令人惭愧之处。
记诵:记背。
文辞:文学。
误得名:因之得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自嘲》,通过自述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反思。首句“受福元无一羽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的福分本不轻浅,暗示了他对自己才情和经历的认可。然而,接下来的“岂知造物假馀生”则透露出一种谦逊,暗示命运多舛,仿佛他的长寿和在乱世中保全都是上天的恩赐。

“抱痾不死跻高寿”写诗人尽管身患疾病,却依然能够活到高龄,流露出坚韧的生命力。“遇乱能全见太平”则表达了他在战乱中得以保全,期待天下太平的愿望,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

“投渚断鸿常自闵,营巢倦鹊固难成”运用比喻,鸿雁投荒洲自怜,倦鹊筑巢艰难,寓言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心怀忧国忧民之情,难以轻易安定。

最后,“乘除亦有堪惭处,记诵文辞误得名”揭示了诗人对于凭借记诵文辞而获得名声的反思,认为这并非真正的才能,流露出对自己过分依赖文字功名的自责。

整首诗以自我解嘲的方式,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谦虚态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自嘲用前韵

残年过六十,寂寞卧山中。

病眼惊新暗,衰颜失旧红。

人讥作诗瘦,自悯著书穷。

输与封侯骨,云台竞策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自嘲老态

世念秋毫尽,浑如学语儿。

得床眠易熟,有饭食无时。

纱帽簪花舞,盆池弄水嬉。

从今转无事,静坐不吟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自嘲解嘲二首(其一)

世变真难料,吾痴只自嘲。

移山谋畚土,黏日欲煎胶。

得句题修竹,烹茶拾堕巢。

行年不须算,断是死衡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自嘲解嘲二首(其二)

种稻稽山下,诛茆剡曲傍。

鸣鸡耐昏旦,飞燕异炎凉。

古剑寒三尺,残书乱一床。

穹穹与厚厚,能识我非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