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朱晞颜的《赠松间张内舍》描绘了一位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内舍(可能是指学问渊博的居士或官员)形象。首句“德业由来裕后昆”赞扬了张内舍的美德和对后代子孙的积极影响,暗示他的品行和教诲如同丰裕的源泉。次句“笙竽应不羡高门”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低调与谦逊,即使出身并非显赫,但他的才学足以超越世俗的羡慕。
“佳儿足付万金产,寒士时怀一饭恩”表达了对张内舍慷慨无私的赞赏,他不仅对自己的子女寄予厚望,也常常不忘救济贫困的读书人,哪怕只是一顿饭的恩惠。接下来,“近为云山通井臼,每因水竹置琴樽”描绘了他隐居生活的恬淡与雅致,亲近自然,以山水为伴,还喜好音乐,生活情趣盎然。
最后一句“孙登肯愧淮南客,吟啸逢君未足论”借用典故,孙登是魏晋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自许。诗人说,即使是像孙登这样的高士,遇到张内舍这样的朋友,恐怕也会觉得自己的清高有所不足,因为张内舍的人格魅力和深厚内涵令人敬佩。整首诗赞美了张内舍的德行、才情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体现了作者对他深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