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宏送石菖蒲乃菖阳也作此诗以戏之

石上菖蒲何所拟,虬然连络龙蛇尾。

寸馀九节瘦根茎,能辅五脏坚发齿。

清泉白石养案间,璀璨芬芳诚可喜。

子于何处得此本,叶大根粗恐非是。

乞邻岂误进菖阳,遗我还将比芹子。

物虽非是意已勤,且置盆中浸寒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志宏送石菖蒲乃菖阳也作此诗以戏之》。诗中描绘了石上生长的菖蒲,形象生动,仿佛那菖蒲虬曲蜿蜒,如同龙蛇之尾,其根茎虽仅寸余,却蕴含着九节之灵性,能辅助五脏,坚固牙齿。菖蒲置于清泉白石之间,不仅养眼,更散发着令人愉悦的芬芳。

诗中还提到了友人志宏赠送的菖蒲,赞美其叶大根粗,虽可能并非最上乘之选,但赠者心意已足,诗人便将菖蒲置于盆中,浸入寒水中,以示珍视与欣赏。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菖蒲自然美的赞叹,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心意的珍视,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兴宗许借盆荷以诗索之

隐圃清和夏景初,小盆荷芰已扶疏。

借公瓦沼开花种,伴我松轩晏坐馀。

断取当如妙喜国,庄严且作化人居。

秋风幻出芙蕖后,来去须观本一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志宏见和西轩诗再赋前韵

休将内外别游观,一处安时在处安。

画虎若成那类狗,牧羊已熟不须栏。

芥瓶历历光明现,华藏重重境界宽。

笑指庭前花树子,为言欲作么生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符读书城南韵

騄骥有骏足,调御始服舆。

天资已高迈,淬砺资群书。

敏学复好问,端由方寸虚。

超然适正道,克慎在厥初。

百家见异户,六艺知同闾。

博观而妙柬,奥义将灿如。

纤缴下云鹄,沈钩出渊鱼。

精思理难遁,笃志道匪疏。

溉根食其实,浚源导成渠。

反已类学射,求心犹放猪。

精英谢糟粕,光景走蟾蜍。

寸阴宝尺璧,旨味胜浮蛆。

是中苟得趣,何适不可居。

问言何以然,得之在学欤。

譬犹大农家,丰年多蓄储。

人皆升斗窘,已独仓箱馀。

自饱以及众,博施诚乐且。

文章乃馀事,笔墨为耕锄。

当为丹山凤,勿作黔中驴。

本末固有序,未菑那得畬。

致身霄汉上,登降白玉除。

朱云既折槛,辛毗亦牵裾。

爱君当以诚,危言岂邀誉。

自古富贵者,磨灭同丘墟。

何如任直道,用舍随卷舒。

不能乃自弃,君子其疾诸。

愿言力学人,去去无踌躇。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志宏供笋以诗报之

琅玕为竹铁为鞭,长就新萌本类拳。

味旨不须甜说蜜,肤腴更觉软胜绵。

锦绷与脱重重缚,玉版来参的的禅。

知子供予端有意,欲教蔬食学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