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李昭道画摘瓜图

中舍唐宗室,丹青焕云汉。

适当天后朝,家国生屯难。

所愿执艺事,婉焉而上谏。

制为摘瓜图,忠恪非鄙慢。

冀或宵览馀,骨肉释冰炭。

章怀恭顺子,尽室赴忧患。

回首横门道,苦泪落馀栈。

路见摘瓜者,恧然兴永叹。

悲哉黄台辞,四摘乃抱蔓。

神器有天命,侈心暂惑乱。

梁公社稷臣,直劫四庙算。

煌煌万方业,复得返贞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题唐李昭道画摘瓜图》是一首题画诗,通过对唐代宗室李昭道所绘《摘瓜图》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忠直美德的赞扬。诗的前两句“中舍唐宗室,丹青焕云汉”点出画作的主人身份和艺术价值,犹如云汉星辰般璀璨。

接着,“适当天后朝,家国生屯难”暗指当时唐朝经历武则天当政的动荡时期,国家面临困难。“所愿执艺事,婉焉而上谏”赞扬李昭道以绘画技艺表达对时局的忧虑,通过“摘瓜图”委婉劝诫,体现出忠诚与谨慎的态度。

“制为摘瓜图,忠恪非鄙慢”直接肯定了画作的主题和寓意,期望此画能引起君王反思,化解骨肉间的矛盾。“冀或宵览馀,骨肉释冰炭”进一步表达了对和谐家庭关系的期盼。诗人以章怀太子的典故,描述自己全家共同面对困境,而“回首横门道,苦泪落馀栈”则流露出深深的哀愁。

“路见摘瓜者,恧然兴永叹”诗人看到现实中摘瓜的场景,深感世事无常,引发无限感慨。最后两句“悲哉黄台辞,四摘乃抱蔓”引用《诗经·小雅·黄台》的典故,感叹即使如李昭道这般忠直,也无法阻止朝政的混乱。然而,诗人坚信“神器有天命,侈心暂惑乱”,暗示皇位最终会回归正道。

整首诗通过画作引发的历史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忠诚、艺术与政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盛世回归的期待。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上巳日,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四斋训导拉游智果寺,访东坡,题参寥泉

佳游在上巳,属此清明前。

春景已云宴,风光犹未暄。

往寻智果寺,竟得参寥泉。

云物岂殊昔,人世自更迁。

邈哉长公咏,风流想当年。

我辈复登临,花界何因缘?

古佛俨香阁,真诠积华轩。

境超万念空,道胜诸妄捐。

缅怀此会难,徘徊未云还。

申章续芳藻,冀或来者传。

形式: 古风

此君轩,为周昉赋

种竹不在多,竹多翻自俗。

周生达此意,窗户惟数竹。

凉飙集雅吹,炎景消烦燠。

精神穆如咏,兴寄淇园绿。

谁云翡翠枝,不有凤凰宿?

苔阶近相对,色净尊中醁。

虽非沈湎事,庶以忘宠辱。

何可一日无,此君美如玉。

形式: 古风

栖鹤轩

鹤驭从天来,雪光照云阙。

戛然九皋唳,散落三山侧。

乃知羽人师,近作金门客。

玉女见投壶,后羿从奔月。

令威古仙子,竟使枉其辙。

不言三清事,但叙千年别。

至今栖鹤处,光怪常不灭。

有时玉笙歌,云气犹下接。

欲赋游仙词,作者不可得。

斗酒谁为呼,吾将招李白。

形式: 古风

陈孔硕回泰和柬,寄其丈人罗楚翁处士

昔别翁未婚,翁今已抱孙。

俊哉东床婿,玉树照名门。

知我丈人行,再拜情谊敦。

惠顾每持酒,坐语移朝昏。

离居获轸念,殊慰羁旅魂。

我自京城回,安分守丘樊。

家事复儒业,宁同东掖垣?

尚赖稽古力,似若吾道存。

终焉营菟裘,两翁老青原。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