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王鏊在五月七日陪祀泰陵时的感慨与思考。首句“万方争睹励精辰”表达了在重要时刻,各方人士都聚集一堂,共同见证并激励着国家的繁荣发展。接着,“便殿从容召对频”描述了皇帝在便殿中与大臣们进行频繁而轻松的对话,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凭几似闻宣末命”一句,诗人仿佛听到了即将下达的最后命令,暗示了某种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决策。而“属车无复望清尘”则可能是在预示皇帝将不再频繁出行,暗示权力的转移或即将离世。
“志存二帝三王上,恨掩青山碧涧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明君主的向往和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当前时代某些遗憾的情感,山青水碧,却似乎难以掩盖心中的忧愁。
最后一句“天地有形谁画得,空然二纪厕朝绅”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天地万物的形态如何能被完全描绘出来?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当朝官员(朝绅)角色的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思想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