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范仲伦纪善攀桂轩

团团青桂树,高高凌紫虚。

根本积深厚,柯条郁纷敷。

风云荡杳霭,雨露涵浸濡。

当春竞妍华,不与桃李俱。

秋气悴万卉,孤芳乃芬如。

金彩耀朝晖,天香含满裾。

轩居延爽霁,静对古人书。

观道可适怀,何必倾一壶。

居止得嘉荫,悠然尘虑袪。

缅惟种植勤,今来百岁馀。

先人义方训,遗我以良图。

幽贞媲令德,安敢废斯须。

光华际昌辰,歘起应时需。

攀援聊淹留,非为乐其初。

念兹保明诫,岁晏以终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范仲伦先生所建的“纪善攀桂轩”内外的景象和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桂花树的生长环境、四季变化中的不同风貌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义。

首先,诗人描绘了桂花树的生长环境:“团团青桂树,高高凌紫虚。”桂花树生长在一片清幽之地,高耸入云,仿佛是大自然的宠儿。接着,“根本积深厚,柯条郁纷敷。”强调了桂花树根基的稳固和枝叶的繁茂,展现出其生命力的旺盛。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桂花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风云荡杳霭,雨露涵浸濡。当春竞妍华,不与桃李俱。秋气悴万卉,孤芳乃芬如。”春天里,桂花树与其他花卉一同竞相绽放,但到了秋天,其他花卉凋零之时,桂花树却独自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金彩耀朝晖,天香含满裾。”桂花树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其香气弥漫四周,令人陶醉。诗人在此处将桂花树的美丽与香气与人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在桂花树下的生活场景:“轩居延爽霁,静对古人书。观道可适怀,何必倾一壶。”在桂花树下的小屋里,可以享受到宁静与凉爽,面对古书沉思,感悟人生之道,无需借助酒杯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桂花树及其象征意义的深刻思考:“幽贞媲令德,安敢废斯须。光华际昌辰,歘起应时需。攀援聊淹留,非为乐其初。念兹保明诫,岁晏以终誉。”桂花树以其高洁的品质,如同君子之德,值得人们永远铭记和学习。在美好的时光中,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不断追求进步,直到生命的尽头。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王孝子归成都

蜀岭春雪消,秦淮新水衍。

万里蜀中人,见水思乡县。

去年在亲侧,今年在帝畿。

非缘同产故,谁肯离亲闱。

一朝复一朝,思亲心若燬。

问君刲股时,痛迫何如此。

初发白鹭洲,忽过黄鹤楼。

巴陵寻旧里,荆门溯上游。

家林行渐迩,算程应预喜。

猿啸岂关情,鹃啼空在耳。

倚门望莱衣,踉蹡五色归。

供馔黄鱼美,登盘丹荔肥。

亲年方寿考,归来誓相保。

长承膝下欢,不出门前道。

形式: 古风

送陈景著编脩以母老乞近地得福州教授

振佩谢彤陛,驱车出重城。

堂中有寿母,奉以趋脩程。

秉志存事君,母也迫衰龄。

仰荷圣主仁,俯谐乌鸟情。

维时六月中,流金赫炎蒸。

行路岂不难,适愿心孔宁。

济济玉堂侣,祖饯罗冠缨。

眷言夙昔好,何以赠子行。

易得四海誉,难致乡里名。

矧乃来学众,逝将于我承。

黾勉慎所操,庶用闳休声。

形式: 古风

送聂教谕赴贵州

往与子别者,乃在江汉湄。

江汉日夜流,岁月忽如驰。

相思隔川岳,于今已十期。

子家清江曲,夙有温厚资。

少小入乡校,育德穷书诗。

中岁登成均,鸿鹄摩天涯。

金石恊其音,佩玉昭其仪。

拜为博士官,小试百里师。

诜诜游学徒,左右侍皋比。

成德与达才,造就咸适宜。

九载绩用成,入奏趋彤墀。

升迁荷荣宠,欣欣遂其私。

职不踰文教,出不越皇畿。

明晨整行装,王程讵能违。

嗟子契阔怀,慰悦宜在兹。

终焉乖所愿,坐以职务縻。

过门弗及迓,出祖弗及追。

引望池阳峰,曷慰中渴饥。

幸逢熙明运,会合谅有时。

惟应保贞素,迟暮以为期。

形式: 古风

题访戴图

寒宵雪初霁,明月照庭前。

独酌山阴酒,含咏招隐篇。

良朋忽兴念,怀往方浩然。

溯洄剡中行,玉色晃山川。

道长兴易穷,回舻遽言旋。

性情自不羁,动止故无牵。

放旷非可则,犹为画者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