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五位颂(其四)

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

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功勋五位颂(其四)》由唐代诗人良价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禅宗修行的景象,展现了佛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首句“众生诸佛不相侵”,开篇即点明了万物与佛性之间的关系,众生与诸佛并非对立,而是相互包容,彼此不侵犯。这体现了佛教中众生平等、心无挂碍的哲学思想。

“山自高兮水自深”两句,以自然界的山和水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深远和广大。山之高象征着佛法的深厚与高远,水之深则寓意着佛法的广阔与深邃,二者共同构成了佛法的宏大格局。

“万别千差明底事”一句,揭示了佛法的精微之处,无论世间有多少不同的现象与变化,佛法的核心真理是不变的,即明了事物的本质与真相。这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真理与智慧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鹧鸪啼处百花新”,以自然界中的鹧鸪啼叫为引子,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万物更新的景象。鹧鸪的啼声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百花竞相开放,象征着佛法的启示如同春雨般滋润心田,带来新生与希望。这一句将自然之美与佛法的启示巧妙结合,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佛教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佛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传达了追求真理、洞察本质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36)

良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功勋五位颂(其五)

头角才生已不堪,拟心求佛好羞惭。

迟迟空劫无人识,肯向南询五十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真赞

□□□□□,□□□□□。

徒观纸与墨,不是山中人。

形式: 押[真]韵

答僧问如何是主中主

嗟见今时学道流,千千万万认门头。

恰似入京朝圣主,祇到潼关便即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过水睹影大悟前旨因有偈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与么会,方始契如如。

形式: 偈颂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