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九十三)

灵隐开炉,火种全无。将无作有,孰辨精粗。

拟议乌藤劈脊搂,从教个个嘴卢都。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翻译

灵隐寺开始炼丹,炉中火种已消失殆尽。
把不存在的当作存在,谁能分辨其中的精纯与粗糙呢?

注释

灵隐:指灵隐寺,一处古代名刹。
炉:炼丹或炼药的炉子。
火种:此处比喻初始的资源或能量。
全无:完全没有了。
将无作有:把没有的当作有。
孰:谁,哪一个。
辨:分辨。
精粗:精细与粗糙,这里可能指炼丹的品质。
拟议:设想,计划。
乌藤:一种植物,古人常用于制作药材或家具。
劈脊搂:形容用力砍断或分开。
从教:任凭,听任。
个个:每个人。
嘴卢都:这里可能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形容嘴巴张大、惊讶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崇岳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首句“灵隐开炉,火种全无”描绘了一个空灵而寂静的场景,暗示修行者已经达到了内心清净的境地,没有世俗之火的干扰。接下来的“将无作有,孰辨精粗”进一步阐述了佛教中“空”的理念,认为一切事物皆由心生,无实无虚,难以分辨真实与幻象。

“拟议乌藤劈脊搂”运用了比喻,乌藤象征着执着和妄想,劈脊搂则形容去除这些束缚的过程,形象地表达出修行者要放下自我认知,去除杂念。最后一句“从教个个嘴卢都”则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说任由人们去议论纷纷,自己已超脱于言辞之外,达到了“口若悬河,心如止水”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智慧,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传达出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和对世间万象的洞察。

收录诗词(250)

释崇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二~一二○二),俗姓吴。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

  • 号:松源
  • 籍贯: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九十一)

倾尽宝山宝,全身入荒草。

若是凤凰儿,不向那边讨。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九十)

百丈耳聋,黄檗吐舌。后代儿孙,半生半灭。

破沙盆,曾漏泄,炎天六月飘霜雪。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九)

世尊三昧,文殊三昧,总在拂子头上。

卧龙才奋迅,丹凤便翱翔。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八)

打睡坐禅,坐禅打睡。有利无利,不离行市。

老黄檗,太憨痴,深耕浅种少人知。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