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泄六首(其三)白龙井

招提万山里,门与苍崖对。

尝闻白龙井,窈出清溪外。

沿洄未觉远,忽抵前山背。

半壁仙屋深,回峰洞门碍。

奇峦互倾仄,飞溜各形态。

厓松老将化,石笋看来大。

磐谷戴土耕,寒苗接流溉。

蹊幽生晚畏,径转添新爱。

已谓人境穷,蓦与村翁会。

息肩支短策,洗足坐鸣濑。

但见玄发垂,安能辨年辈。

因知云雾间,神仙宛焉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望龄游历五泄山中白龙井的所见所感。他首先被山中的招提寺吸引,寺庙隐匿于万山深处,与苍翠的崖壁相对。接着,诗人提到白龙井,泉水源头似乎从清溪流出,蜿蜒曲折,令人感觉距离并不遥远,反而引领他来到了前山背后。

诗人深入山中,发现半山腰上隐藏着一座仙气缭绕的屋宇,峰回路转之间,洞门仿佛被奇峰遮挡。沿途的山峦奇特,水流形态各异,古老的崖松似欲化为石,而石笋则显得格外巨大。山谷间,农人在磐石耕作,清泉灌溉着寒苗,增添了田园诗意。

小径幽深,傍晚时分更显静谧,诗人转过弯道,心中对这自然景色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他以为自己已经抵达人迹罕至之处,却不料在此偶遇村翁,停下脚步休息,洗净双脚,聆听潺潺溪水声。眼前的老者虽然满头白发,却让人难以分辨年龄,仿佛神仙般超脱尘世。

诗人由此感叹,这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或许真有神仙存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2)

陶望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五泄六首(其四)第一泄

山雨无崇朝,青苔助岩险。

四泄安可求,山僧只指点。

兴来身命微,危磴几欲犯。

童仆进苦规,同游亦讥贬。

虑深胆易慑,计阻心竟歉。

胜事忽若吞,清眠梦如魇。

辰餐动归策,临瞰势已俨。

萝葛疲攀缘,荆榛费诛斩。

蹠石愁足跌,蹲泥任衣染。

下望五白龙,遥遥竞腾闪。

形式: 古风

游五泄六首(其五)紫阆

一瀑悬百仞,五瀑方到地。

每缘岚雾开,略想峰头翠。

即此料泉源,应从白云坠。

攀藤渐跻陟,屡息始能诣。

谁谓孤峭中,忽有桃源事。

鸡犬散村落,竹木成位置。

连畴溪女桑,卓午樵人市。

向来五瀑布,平流若沟隧。

十里方下山,人家在天际。

形式: 古风

游五泄六首(其六)玉京洞

灵洞积阴晦,火烈不得扬。

一炬才照身,有似秋萤光。

神幽意多危,群客悄不狂。

相牵隧道穷,砑尔开堂皇。

石髓结还滴,蝙蝠鸣且翔。

布席通穴口,投身引其吭。

要当蛇蚓行,恐逼蛟龙藏。

勇夫三四人,老僧启前行。

还言所历殊,一一仙人房。

其下流清泉,其上安桥梁。

蹊岭突高下,尻背时低昂。

火烛黯欲尽,窔奥安可量。

尝闻长老说,有衲来何方。

折松为明灯,腰包裹糇粮。

持咒禁妖怪,表涂留秕糠。

猛志忽地险,深探遍灵乡。

顶上摇橹声,依稀是钱塘。

与君凡境居,安知仙路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览镜七首(其一)

三十七年聊把玩,峻坡驰马只轮飞。

陶潜官罢知今是,梵志人归叹昔非。

白骨观成看世妄,青山招隐与心违。

桃花一雨平湖满,且乞长竿守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