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其三)

舟中演满意不浅,却坐林塘景欲昏。

翠色蜻蜓立菱蕊,青丝騕袅秣城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在舟中我思绪万千,心情难以平静。
我转身坐下,欣赏着林塘渐近黄昏的景色。

注释

舟:船。
中:里面。
演:展现,表达。
意:心意,思绪。
不:否定。
浅:浅薄,少。
却:转折,转身。
坐:坐下。
林塘:池塘边的树林。
景:景色。
欲:快要。
昏:黄昏。
翠色:绿色。
蜻蜓:一种昆虫。
立:站立。
菱蕊:菱角花蕊。
青丝:青色的丝线,这里比喻马鬃或马尾。
騕袅:形容马匹轻盈地走动。
秣:喂食。
城根:城墙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舟中的惬意感受和西湖傍晚的宁静景色。"舟中演满意不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满足与愉悦,仿佛在舟行中找到了某种深远的意蕴。"却坐林塘景欲昏"转而写诗人转身回到湖边的林塘,此时天色渐暗,景色显得更加迷人。

"翠色蜻蜓立菱蕊"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翠绿色的蜻蜓停歇在菱花上,增添了生机与静谧。"青丝騕袅秣城根"则借用了马匹的形象,青丝般的马鬃在城边的草地上轻轻摇曳,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恬静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傍晚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在此时的心境,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也有对大自然的赞美。梅尧臣的诗风素来清新自然,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守宫

尝闻汉武帝,偶问东方朔。

臣拟作龙呼,惭无头上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觉]韵

廷老传沛语戏作

夷门市里侯嬴老,公子时能释礼过。

莫问孟尝招致客,薛中遗俗尚应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戏谢师直

古锦裁诗句,班衣戏坐隅。

木奴今正熟,肯效陆郎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早行道中相逢

黯黯雨云晦,骎骎车马繁。

唯忧不及见,及见反无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