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亭

摩诘川中景物晞,不烦栽植自芳菲。

兰台心远青山待,草阁月明骢马归。

坐竹静看流水过,移樽閒数落花飞。

主翁惯得天然趣,直道庸知与世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然的山水画卷。诗人卢宁以“天然亭”为题,巧妙地将亭子融入自然之中,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首联“摩诘川中景物晞,不烦栽植自芳菲”,借用了王维(摩诘)的诗意,赞美了川中自然景色的美丽,无需人工刻意栽种,自然万物便已生机盎然。这里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工雕琢的淡然。

颔联“兰台心远青山待,草阁月明骢马归”,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清幽的环境。兰台,可能是指山间的亭台或高处,心远则意味着心灵远离尘嚣,青山待则暗示着自然界的静谧与等待,草阁月明则营造出夜晚月光下的宁静氛围,骢马归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归隐生活,与世无争,自在逍遥。

颈联“坐竹静看流水过,移樽閒数落花飞”,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坐竹表示在竹林中静坐,静看流水则是对时间流逝的平静观察,移樽闲数落花飞则是在移动酒樽的同时,悠闲地数着飘落的花瓣,这一系列动作都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尾联“主翁惯得天然趣,直道庸知与世违”,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主翁即主人,这里的“主翁”不仅指亭子的主人,也暗喻了诗人自己。惯得天然趣,表明诗人习惯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直道庸知与世违,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认为自己与世无争,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自然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哲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57)

卢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岳醉眺

苍帝祠前开锦席,青玕树底读碑文。

深杯自可宽怀土,一饭谁能忘报君。

地远祇应瞻紫气,山高赢得望红云。

朱花瑶草春风媚,对饮何辞落日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壬子冬北上陆行遇风

自揲囊箱买辔鞍,朔风吹岸剪眉酸。

行行呼急征鸿暮,片片飞浮落木乾。

竹叶浅黄怜力薄,芦花轻白觉衣单。

笑从吏计围貂领,十载官资换尚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锦城高望

濯锦江前万里秋,登临端不限梁丘。

黑泉白草长年备,朔雪炎风无日休。

天府文章明梓木,星桥氛祲净灵州。

即看多士桢王国,肯负玄龟锡禹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来衮亭高望

来衮孤峰象太薇,千家井邑应星晖。

城边二水龙双会,楼外诸山王四围。

鸿雁西来何落落,云霞南下故飞飞。

一方黎庶知何济,独对朱轓愁不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