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三)

夹路传呼杳杳,垂腰印绶累累。万般荣贵出丹枝。

遥知心乐处,椿畔桂当时。

酒到芳春偏弄色,轻黄泛滟鹅儿。

大为行乐使堪书。醉来花下卧,便是习家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押[支]韵

翻译

沿途呼唤声渐远,官员们腰间挂满官印。各种荣耀都源自那红色的枝头。
想必在那里,他们心中充满喜悦,如同椿树和桂花同时盛开。
春天的美酒特别显色,浅黄如鹅蛋黄般流淌。
这简直是行乐的典范,值得记载。喝醉后在花丛中躺下,就像在习家池畔。

注释

杳杳:形容声音或人影渐渐消失。
累累:形容官印众多。
丹枝:比喻象征权力或荣耀的红色树枝。
椿畔桂:指椿树和桂花,象征美好的自然环境和高雅的品格。
偏弄色:格外显现出美丽的颜色。
鹅儿:形容酒液的颜色像鹅蛋黄。
行乐使:行乐的倡导者或榜样。
习家池:历史上的名胜,与饮酒作乐的文化传统相关。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官场显赫与自然之乐相融的画面。"夹路传呼杳杳,垂腰印绶累累",通过路上官员们的喧哗和身挂累累官印的形象,展现了官场的热闹与权势。然而,词人笔锋一转,指出这些荣华富贵都源于"丹枝",暗示了仕途的艰辛与功名的虚幻。

"遥知心乐处,椿畔桂当时",词人想象那些真正感到内心快乐的人,可能是在家中庭院的椿树和桂花旁,享受着朴素而宁静的生活。这里流露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满足的追求。

"酒到芳春偏弄色,轻黄泛滟鹅儿",春天的美酒更显醇厚,鹅黄色泽在杯中荡漾,犹如鹅儿戏水,生动描绘了饮酒赏春的惬意场景。

最后两句"醉来花下卧,便是习家池",表达了词人对闲适生活的理想状态,即使醉倒在花下,也能感受到如习家池般的优雅与自在。整首词以官场与田园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收录诗词(59)

程大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学者。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进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大学正。三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擢著作佐郎,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

  • 字:泰之
  • 籍贯:徽州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公元1123年─公元1195年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其一)

每月冰轮转,常疑桂影摇。封姨特地借今宵。

万水一规光景、湛寒瑶。圆处应无恨,君胡不自聊。

谁家隐隐度晴箫。莫是素娥仙玉、会丛霄。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其三)

韵致撩诗客,风流出酒家。长绳为驻日车斜。

且向春香玉色、占生涯。细按歌珠串,从敧宝髻鸦。

花应笑我鬓双华。偏向西阶吹馥、侑流霞。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其二)

才出沧溟底,旋明紫岫腰。玉光漫漫涌层潮。

上有乘流海贾、卧吹箫。更上云台望,翻牵旅思遥。

我生何许著箪瓢。却向天涯起舞、影萧萧。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点绛唇.庚戌生日

春草池塘,茸茸短碧通芳信。更饶华润。

不解膏霜鬓。池上诗翁,别带超遥韵。阳和进。

香苞翠晕。物物皆沾分。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