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易道人过霈上人山居(其一)

支公禅观处,密义许相酬。

白黑虽殊致,玄无本一流。

经翻疏树下,茗宴曲池幽。

为问浮生里,何人得此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同易道人过霈上人山居(其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易道人一同拜访山中僧人霈上人的场景。支公是古代著名的僧人,诗中提及的“支公禅观处”可能暗指一处静谧的修行之地。"密义许相酬"表达了对佛法深奥义理的探讨和交流。

"白黑虽殊致,玄无本一流"运用对比手法,白色和黑色虽然色彩不同,但其背后的深远意义或真理却是相通的,暗示佛法的普适性和内在一致性。"经翻疏树下"描绘了在稀疏的树荫下研读佛经的情景,环境清幽宁静。

"茗宴曲池幽"则进一步渲染了品茗交谈的雅趣,他们在弯曲的池边享受着茶香,环境更是显得深邃而静谧。最后,诗人发出疑问:“为问浮生里,何人得此游?”流露出对这种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能有此般体验的人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生活和禅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追求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易道人过霈上人山居(其二)

师曾访道去,言至伏牛山。

残雪经行苦,深林乞食艰。

心花晴自湛,身界老终閒。

一衲云峰下,秋来独闭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过鹤舒山人别馆

却扫元非病,斋心欲断缘。

残年惟翰墨,虚壁祗灯烟。

夕露滋团菊,斜阳下冷蝉。

汉庭今重武,谁好子云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泰峰为刘处士作

习静空斋里,瞻奇仰泰峰。

白云流绝壁,黛色隐寒松。

寺与茅檐直,门经竹崦重。

夜来清梦觉,还得听晨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从化山水六咏(其一)刘仙岩

羽驾今何往,丹梯迹尚存。

窌藏金粟暗,书积紫苔昏。

秋水沦妆镜,春风掩洞门。

空山人不见,白露湿兰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