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同易道人过霈上人山居(其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易道人一同拜访山中僧人霈上人的场景。支公是古代著名的僧人,诗中提及的“支公禅观处”可能暗指一处静谧的修行之地。"密义许相酬"表达了对佛法深奥义理的探讨和交流。
"白黑虽殊致,玄无本一流"运用对比手法,白色和黑色虽然色彩不同,但其背后的深远意义或真理却是相通的,暗示佛法的普适性和内在一致性。"经翻疏树下"描绘了在稀疏的树荫下研读佛经的情景,环境清幽宁静。
"茗宴曲池幽"则进一步渲染了品茗交谈的雅趣,他们在弯曲的池边享受着茶香,环境更是显得深邃而静谧。最后,诗人发出疑问:“为问浮生里,何人得此游?”流露出对这种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能有此般体验的人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生活和禅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追求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友情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