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居五老峰,所得共谁同。
才大天全与,吟精楚欲空。
客来庭减日,鸟过竹生风。
早晚摇轻拂,重归瀑布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开篇“曾居五老峰,所得共谁同”表达了诗人曾在名山隐居,但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并非一般人能理解或共鸣。"才大天全与,吟精楚欲空"则展现了诗人才华横溢,对天地万物有着深刻而全面的心灵与之对话。
中间两句“客来庭减日,鸟过竹生风”写出了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每当客人到来,时间仿佛流逝得更快;鸟儿穿梭于竹林之间,带来了清新的微风。
结尾“早晚摇轻拂,重归瀑布中”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他随时都在轻柔地触摸着大自然,再次融入那如瀑布般汹涌澎湃的生活状态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居与世俗,表现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伴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情操。
不详
鹿门山上寺,突兀尽无尘。
到此修行者,应非取次人。
鸟过惊石磬,日出碍金身。
何计生烦恼,虚空是四邻。
一别几寒暄,迢迢隔塞垣。
相思长有事,及见却无言。
静坐将茶试,闲书把叶翻。
依依又留宿,圆月上东轩。
十九条平路,言平又崄巇。
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
势迥流星远,声乾下雹迟。
临轩才一局,寒日又西垂。
因诗相识久,忽此告临途。
便是有船发,也须容市沽。
精吟五个字,稳泛两重湖。
长短逢公道,清名振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