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正月四日纪实

腊月廿八日,风起东南方。

岁行在丁丑,气候异寻常。

和煦过于春,入夜风怒狂。

廿九日禺中,螮蝀粲龙章。

或雨而或晴,至晚天昧茫。

隐隐雷发声,烨烨电流光。

狂风转西北,彻夜吐寒铓。

除夕犹未息,地冻万木僵。

正旦兴启扃,雪积二寸强。

三冬未曾觌,对之神肃爽。

九朝方是春,亦可纪嘉祥。

老农乃见谓,夏秋旱相望。

二日三日来,风力转披猖。

四日值壬子,晴朗开孟阳。

尝读通政经,冬雷未为臧。

十旬要阴晦,民庶有菑殃。

载忆变异录,尤觉热中肠。

禾稼不稔熟,丧亡起饥荒。华亭连二?,旱涝苦莫当。

口食不暇给,奔走营馈饟。

上帝必闵念,尔农勿忧惶。

雨风顺以调,万姓保安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的一段气候异常的冬季景象。诗人以农历腊月廿八日至正月初四的天气变化为主线,展现了从风起东南、温暖如春到雷电交加、狂风肆虐,再到雨过天晴、气温骤降的过程。诗人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尤其是对农民的担忧,因为异常天气可能导致歉收和饥荒。他引用《通政经》中的观点,认为冬雷不一定是坏事,关键在于风雨调和,以保障百姓安宁。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469)

陶宗仪(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卯人日

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

甫也昔所云,屡验信弗疑。

今岁异常岁,万口称稀奇。

一晴连七朝,春气即盎而。

轻烟散微暄,丽日流祥晖。

溪山逞德色,草木带光辉。

羊猪狗鸡利,马牛被郊畿。

民物鲜疵疠,禾稼其蕃滋。

天子居大宝,念民日孜孜。

上帝昭圣心,报锡以雍熙。

水旱不为虐,雨风常适宜。

四方习礼乐,八表厎清夷。

古道曾弗泯,薄俗还可移。

赃贪强黠徒,廉正当自持。

慈爱抚幼小,孝弟奉期颐。

斯理乃必然,蠢尔盖未知。

我生头雪白,何幸身见之。

但愿饱吃饭,百岁远为期。

形式: 古风

听辅师弹南薰

深村隔疏雨,一尘飞不到。

辅师抱古琴,叩门忽远造。

解囊理冰丝,下指即高妙。

涓涓流水心,楚楚南风操。

声希意自足,味淡趣自奥。

别去殊可人,溪头送清啸。

形式: 古风

纪行

弭棹中和桥,僦舍千步廊。

报名谒鸿胪,会朝造鹓行。

国安四方静,君明六卿良。

圣德湛汪濊,庆祚衍灵长。

退率二三子,跻彼容台堂。

应试式中考,青衿解趋跄。

寝处不暇逸,倏尔十日强。

赏谢既已竟,乃遂戒趣装。

挈书别居停,验符来正阳。

门籍甚昭著,门吏更审详。

左入而右出,御道在中央。

张拱谨步骤,宁敢相颉颃。

俄然豁尘眸,红杏映绿杨。

琳宫閟神乐,宝殿祠玉皇。

□□□□□,驯驭有□房。

周览日未曛,放船漫翔洋。

有客留且住,烧烛罗酒浆。

语笑忘夜分,月白露气凉。

晨兴未果别,叩关过上方。

上方距方山,驻望路渺茫。

沙河走其下,水浅可滥觞。

行行莫能前,恨弗凌云翔。

展转乌鹊矼,滞碍了不妨。

迤逦广通镇,长流浩汤汤。

长风力健顺,舟子意激昂。

画鹢喷巨浪,轻帆挂危樯。

筐箧缄赐金,照耀发宠光。

橐囊贮赍粮,往返迪吉康。

兹行非浪游,素愿诚我偿。

计程七百里,便可还寓乡。

儿女出门迎,童稚列两傍。

膝下问起居,欢乐谅非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怀次戴景仁韵

商飙解残暑,南村生早凉。

弄琴理书帙,雅思一何长。

衰莲送馀馥,丛桂吐幽芳。

泉清茶鼎洁,簟细石床方。

人生能有几,孰可驻流光。

颜鬓渐衰改,事业终荒唐。

既无俗累萦,所喜心凯康。

眠早起常晚,肯与世匆忙。

春来喧鸟雀,秋至响蛩螀。

万化相寻绎,寒暑去堂堂。

非是总不营,有酒即举觞。

日夕欢一醉,身世两都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