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凯歌二首(其一)命将出征歌

重华隆帝道,戎蛮或不宾。

徐夷兴有周,鬼方亦违殷。

今在盛明世,寇虐动西垠。

豺狼染牙爪,群生号穹旻。

元帅统方夏,出车抚凉秦。

众贞必以律,臧否实在人。

威信加殊类,疏逖思自亲。

单醪岂有味,挟纩感至仁。

武功尚止戈,七德美安民。

远迹由斯举,永世无风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张华所作的《晋凯歌二首》中的第一首,名为“命将出征歌”。全诗通过描绘古代帝王时期对异族的征伐与安抚,以及对当今盛世下出征将领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向往。

诗中首先提到古代帝王如虞舜(重华)时,虽然帝道昌隆,但仍有戎蛮不顺服。接着,诗人列举了周武王征服徐夷、殷商末年鬼方叛乱的例子,暗示历史上的征伐与统一。然后,诗人转向描述当前的时代背景,指出在盛世之下,边疆仍有敌寇侵扰,比喻为“豺狼”般的威胁,给民众带来苦难。

在此背景下,诗人赞扬了出征的元帅,称其为“方夏”的统帅,即代表了国家的正统力量。元帅率领军队出征,不仅是为了军事行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威信”来影响远方的异族,使之愿意归顺。诗人强调了“武功”与“止戈”的结合,即在军事力量的基础上,更注重通过仁慈和道德的力量来安抚异族,实现真正的和平。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出征将领的敬意,认为他们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更具备“七德”——即仁、义、礼、智、信、忠、和,这些美德使得他们在治理国家和安抚民众方面表现出色。通过这次出征,诗人期望能够消除边境的动荡,使国家永远处于和平状态,不再遭受战争的困扰。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对比和对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和平与道德治国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49)

张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 字:茂先
  • 籍贯: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
  • 生卒年:232年-300年

相关古诗词

晋凯歌二首(其二)劳还师歌

猃狁背天德,构乱扰邦畿。

戎车震朔野,群帅赞皇威。

将士齐心旅,感义忘其私。积势如?弩,赴节如发机。

嚣声动山谷,金光曜素晖。

挥戟陵劲敌,武步蹈横尸。

鲸鲵皆授首,北土永清夷。

昔往冒隆暑,今来白雪霏。

征夫信勤瘁,自古咏采薇。

收荣于舍爵,燕喜在凯归。

形式: 古风

晋正德大豫舞歌二首(其一)正德舞歌

天命有晋,光济万国。穆穆圣皇,文武惟则。

在天斯正,在地成德。载韬政刑,载崇礼教。

我敷玄化,臻于中道。

形式: 四言诗

晋正德大豫舞歌二首(其二)大豫舞歌

于铄皇晋,配天受命。熙帝之光,世德惟圣。

嘉乐大豫,保佑万姓。渊兮不竭,冲而用之。

先帝弗违,虔奉天时。

形式: 四言诗

晋正德大豫舞歌二首(其一)正德舞歌

人文垂则,盛德有容。声以依咏,舞以象功。

干戚发挥,节以笙镛。羽籥云会,翊宣令踪。

敷美尽善,允协时邕。焕炳其章,光乎万邦。

万邦洋洋,承我晋道。配天作享,元命有造。

上化如风,民应如草。穆穆斌斌,形于缀兆。

文武旁作,庆流四表。无竞维烈,永世是绍。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