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勘宛在堂旧址因泛舟绕湖归过李忠定祠西湖书院(其三)

亭榭钩连枕曲隈,卅年芜没十三梅。

村童数十师三五,谁省欧斋旧讲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静而略带沧桑的景象。"亭榭钩连枕曲隈"写出了亭台楼阁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仿佛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卅年芜没十三梅"则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三十年过去,曾经繁花似锦的梅林如今已荒芜,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村童数十师三五"描绘了村里的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虽然人数不多,但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追求。最后一句"谁省欧斋旧讲台"则是诗人发出的疑问,表达了对昔日学者欧斋在此授课情景的怀念,以及对后人是否还能忆起这段历史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怀旧,展现了西湖书院及周边环境的变迁,寓含了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深沉思考。陈宝琛以清末近现代的视角,借古抒怀,体现了他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与感慨。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琴南寄文为寿

不材社栎敢论年?刻划无盐正可怜。

万事桑榆虚逐日,半生草莽苦忧天。

身名于我曾何与,心迹微君孰与传?

独愧老来诗不进,嗜痂犹说近临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伯平同年不通问二十四年矣书联见贶有瀛洲旧侣成耆宿之语感赋报谢

三百馀俦最少年,海壖一卧亦华颠。

平生自断羞言命,世事回思剩问天。

党籍累君迟假节,陆沈愧昔让先鞭。

别来两纪差持慰,小技雕虫未减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叠韵答伯平见和

瞥眼真成廿六年,书来草法逼张颠。

早知好月难终夕,独惜晨星各一天。

出殿神羊宁改触?放山病马久忘鞭。

却愁会面从何说,身世交衡底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伯平复叠前韵以坚游吴之约再酬两章并答来书(其一)

壮不如人况暮年,任从时世笑诗颠。

未应八表同沈陆,无那群飞正刺天。

久矣畏牺宁羡绣,㗳然伏枥忍加鞭?

怪君多事供描画,簸秕扬糠例在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