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兄开卷每随声,大母翻经亦谛听。
眉目分明无夭法,恐缘了了与惺惺。
这是一首描绘家庭阅读生活场景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人对知识与文化的尊崇和追求。
"长兄开卷每随声,大母翻经亦谛听。" 这两句从侧面刻画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其中长兄和大母分别在阅读,长兄读书时声音清晰,每个字都让人感到他的专注与尊重;大母则是在翻看佛经,并且是认真倾听,这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宗教文化的普及。
"眉目分明无夭法,恐缘了了与惺惺。" 这两句诗则更深入地描绘了这种阅读行为背后的精神追求。这里所说的“眉目分明”说明了阅读时的专注和认真,而“无夭法”则暗示着一种超越世俗、寻求心灵净化的愿望。“恐缘了了与惺惺”表达了一种担忧,即怕自己无法完全领悟书中的深义,或者是担心自己的修行不够彻底。
整首诗通过家庭成员阅读的场景,传递出了对知识的敬畏、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样的描绘,也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吾老方期汝亢宗,爱怜不与众雏同。
岂知希世千金产,止作空花赚乃翁。
生世谁令抱百忧,点黄不肯上眉头。
江边风雨飘蓬箬,爱惜扁舟一夜愁。
书幌泠泠子夜风,杜鹃啼月小墙东。
江南词客惜春老,清晓披衣拾堕红。
浪占虚名不切身,机云世故解磨人。
情知老态难遮掩,匣了菱花懒拂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