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六言(其六)

非鱼知鱼谁乐,梦鹿得鹿谁诬。

若与予也皆物,执而我之则愚。

形式: 六言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非鱼知鱼谁乐,梦鹿得鹿谁诬"这两句,通过“鱼”和“鹿”的比喻,引出对个体感知与外界真实之间差异的思考。"非鱼知鱼"意味着非鱼者无法真正理解鱼的感受或快乐,同样,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往往只能从自身的视角去揣测,可能存在误解或偏见。

"梦鹿得鹿谁诬"则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将个体的主观体验与外界的真实进行对比。"梦鹿"指的是梦境中的经历,而"得鹿"则是现实中的收获。诗人提出的问题是,当梦境与现实不同时,如何判断哪一方是真实的,哪一方是虚幻的?这引发了对认知、感知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后两句"若与予也皆物,执而我之则愚",将讨论的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事物上,指出无论是个人还是外物,都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如果固执地将事物视为自己的私有物,那么这种行为就是愚蠢的。这里强调了万物平等、不应过度执着于个人私欲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鱼”、“鹿”、“物”等具体意象的运用,探讨了人类认知、感知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面对这些关系时应有的态度和智慧。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的感知,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后村忆昔二首(其一)

应世只愁一著差,少曾苦学鬓今华。

爱牛因见无伤也,喻马还非俱是耶。

工苦从人夸腹稿,发明自我看心花。

蝇头蜗角人间事,回首惊看似乱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后村忆昔二首(其二)

白云深处卧元英,莫问卿君与我卿。

说向老禅成寐语,误他壮士为虚名。

镂脂须信文徒巧,隔膜只愁性未明。

空忍饥穷吟乐府,也疑太祝似心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后村口占一首

老去田翁多狎友,年来观主换新衔。

缘溪竹杖时行散,面壁蒲团渐放参。

休梦笔花寻砚滴,但看贝叶守灯龛。

清朝越绋将修礼,留滞何妨似史谈。

形式: 七言律诗

和后村唐衣二首(其一)

非晋非唐落魄袍,人生行乐不知他。

可曾痴说飞霞佩,那肯吟思叠雪罗。

带眼减多癯已甚,布毛吹尽意如何。

溪邻更有笭箵伴,时整蓑衣共缉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