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无名氏所作的《汉江》诗,以汉江为背景,描绘了江上行舟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诗中通过“襄阳下来滩复滩,七十二回相见湾”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汉江沿途的曲折与险峻,仿佛在诉说着舟行的不易与漫长。接着,“南风乍停北风起,愁杀行路牵水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行舟时的艰难与不安,南风一停,北风即起,使得行路之人愁苦不堪,难以驾驭水流。
“水寒白石光粼粼,鲈鱼短尾黄金鳞”描绘了江面的景色,水寒而清澈,白石在水中闪烁着光芒,鲈鱼在水中悠游,金色的鳞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画面。然而,这样的美景并未让诗人感到愉悦,反而引发了他内心的忧愁与感慨。
最后,“沧波荡漾浴明月,疑是弄波游美人”两句,诗人将自己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想象着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明月倒映其中,仿佛是游动的美人,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挣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时复杂而微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