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凉台阁追随事,懒慢江河放逐臣。
应是主人怜寂寞,僦居仍有小园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荒凉台阁追随事”两句,通过对废弃古台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与功名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由流浪生涯的向往。
接下来的“懒慢江河放逐臣”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放纵自我的生活方式,与世俗的急迫感相比,诗人更倾向于随波逐流,享受自然赋予的一切。这里的“懒慢”二字,不仅形容江河的悠然自得,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诗中的“应是主人怜寂寞,僦居仍有小园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属与温暖的渴望。尽管身处偏僻,但在这简陋的小园中,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生机勃勃的美好,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主题。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长恨章华亦陋夫,周秦仅可胜登徒。
谁知南楚仍穷巷,骨像何妨自应图。
萧公俯仰系安危,功业君王心独知。
犹道邵平能缓颊,君臣从古固多疑。
萧萧风雨五更初,枕上秋声独井梧。
只有菊花犹灼灼,苦教摧拉就荒芜。
溶溶野水戏凫鹥,垄麦初长午景迟。
尽日绿杨閒照水,临风自爱好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