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駴绝姚江秏,谁详倡乱因。
赤丸斫文吏,白榛聚州民。
世变无完土,家危有老亲。
谁令轻远役,日夕泪沾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听到故乡遭受战乱侵扰后的深深忧虑和家庭困境。"駴绝姚江秏"表达了对姚江地区严重灾荒的惊骇,"倡乱因"暗示了动乱的起因不明。接下来的"赤丸斫文吏,白榛聚州民"形象地展现了官府与百姓间的冲突,官军用武器对付文职官员,民众聚集起来自保。"世变无完土"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家危有老亲"则强调了个人对家中老亲安危的牵挂。
诗人感慨"谁令轻远役",质问是谁导致了这种远距离的劳役,使得家人备受煎熬,"日夕泪沾巾"直接表达了他日夜思念家乡、心痛不已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人家庭生活的艰难,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
不详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未奏清淮捷,天涯阻贼烽。
雪深三月暮,路绝一身穷。
国事嗟何及,家书杳莫通。
何时能奉母,避地乱山中。
细弱全家累,辛勤仰母慈。
梦中怜病弟,乱里念孤儿。
多难惊心惯,穷居得信迟。
侧身无处所,流涕太平时。
感念今皇建极初,纶言迭下免征输。
民顽尚忍连群盗,廷议还闻厈重租。
穷海波涛艰挽运,诸方草木缺储胥。
司农可更无刘晏,宵旰何时得少纾。
桂岭千盘毒雾多,养痈从此溃山河。
岂真小丑关妖谶,谁使中军祇雅歌。
宗泽尚存宁至是,重湘虽险待如何。
督师忍召乡邦祸,身后还应誓枕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