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蔺州寨入向堡

伐棘锄茅径始开,客衣轻露洒珠来。

云中细入仙人境,天际遥看白帝台。

树果垂垂秋色老,山猿攘攘暮声哀。

行穷浮世难行路,故国沧洲未得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蔺州寨进入向堡的旅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伐棘锄茅径始开”,生动地描绘了开辟道路的过程,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开拓精神。接着,“客衣轻露洒珠来”一句,通过露珠轻洒衣裳的细节,营造出清晨清新凉爽的氛围,也寓意着旅途中的清雅与宁静。

“云中细入仙人境,天际遥看白帝台”两句,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眼前的景象与神话传说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云雾缭绕之中仿佛进入了仙境,远处的白帝台则成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象征。

“树果垂垂秋色老,山猿攘攘暮声哀”描绘了秋季的景象,树上的果实逐渐成熟,预示着季节的更迭;而山中的猿猴在黄昏时分发出哀鸣,既增添了环境的凄美,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行穷浮世难行路,故国沧洲未得回”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在旅途中,面对难以逾越的困难,诗人感叹于无法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流露出一种深深的乡愁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1)

薛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行即事八韵

铜标犹未睹,水道指关南。

有地皆垂蔓,无林不是楠。

秋波千里縠,晓气万重岚。

去处将风采,行囊尽药担。

猿啼山下棹,蛇挂树边庵。

许国宁辞苦,思亲欲进甘。

客悰迷徼路,归梦趁江潭。

一卷离骚晚,掀帘颂再三。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月夜过渔埠口

霜风吹鬓急王程,野水寒宵度月明。

不及芦中老渔父,扁舟长篴傍江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止山寨

地无五谷与桑麻,欲觅人烟未有家。

夜半月明山鬼啸,风吹竹户灭灯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山行闻鸟鸣哥哥仔细

秋山晓上露华清,有鸟双双深树鸣。

不是为人愁路险,肯教仔细向高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