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年冬题宁乡寒铁生馀楼二首(其一)

为厌浮沉湖海梦,来傍僧舍结蓬庐。

岳云千絮凝檐碧,沩水一泓映座舒。

楼外诸山无捷径,室中万卷间梵书。

回看车马纷驰迹,袖手高吟意豁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辞别了浮躁的湖海生活,选择隐居于僧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岳云千絮凝檐碧”、“沩水一泓映座舒”,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为厌浮沉湖海梦,来傍僧舍结蓬庐”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选择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归宿。接下来,“岳云千絮凝檐碧,沩水一泓映座舒”两句,通过描绘山岳之云与清澈溪流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所追求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和。山岳之云如同千丝万缕的絮状物,静静地凝结在屋檐之上,呈现出一片碧绿的景象;而溪流则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着周围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

“楼外诸山无捷径,室中万卷间梵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内心的丰富。楼外的群山似乎没有便捷的道路可通向内心深处,而室内却藏有万卷书籍,其中不乏宗教经典,暗示着诗人不仅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也在知识与信仰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最后,“回看车马纷驰迹,袖手高吟意豁如”以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平静形成鲜明对照。诗人回望尘世的繁忙与纷扰,却能以袖手的姿态,高声吟唱,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2)

巨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丁丑年冬题宁乡寒铁生馀楼二首(其二)

九洲沉陆滋蛇豕,绝脰刳肠亿万夫。

文物忍看沦敌手,江山默祝复康衢。

挥戈反日思良将,袒臂高呼待硕儒。

寄语山林深密处,倾危大厦要君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戊寅年初夏沩山道中

叱牛声里沟渠满,蛙鼓莺簧赚客听。

长板桥头村树密,碧流萦绕万山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庚辰秋徙桂林月牙山寺

疑入蓬瀛路,浑忘岁月迁。

襟江澄碧濑,不用买山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辛巳元月三日与盛成、万仲文、阎宗临三教授纵谈影波楼作

凭岩吊丧乱,倚槛话行藏。

波影澄空碧,悠然此味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