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摄山寺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壮丽。首句“严风洗雾出芙蓉”以“严风”和“芙蓉”为意象,展现了一种经过寒风洗礼后,芙蓉花从雾中显现的清新景象,象征着精神的净化与升华。接着,“含冷流哀越几重”则通过“冷流”和“哀”字,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拄杖曙云惊鸟㝛”一句,通过“拄杖”、“曙云”和“惊鸟”的动态描写,展现了清晨时分,山间云雾缭绕,鸟儿被突然出现的人声所惊动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古碑秋雨读苔封”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与时间的沉淀,通过“古碑”、“秋雨”和“苔封”,表现了岁月的痕迹与自然的变迁,给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
下半部分,“交流急涧鸣千步”描绘了山间溪流在峭壁间奔腾的壮观景象,通过“急涧”和“鸣千步”的声音,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极北凭江更一峰”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引向更远的北方,通过“凭江”和“一峰”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景色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最后,“谁识风涛邻咫尺,不妨幽壑自从容”两句,以“风涛”和“幽壑”为喻,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波折与挑战时的从容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与接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其超然物外、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