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一日作

蹴鞠墙东一市哗,鞦韆楼外两旗斜。

及时小雨放桐叶,无赖馀寒开楝花。

明月吹笙思蜀苑,软尘骑马梦京华。

欢情减尽朱颜改,节物催人只自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东边的墙下蹴鞠声喧闹,楼外的鞦韆旁旗帜斜挂。
细雨适时飘落,桐叶随风摇曳,料峭春寒中,楝花悄然绽放。
明月照耀下,我吹笙怀念蜀地园林,骑马入梦,漫游京城繁华。
欢乐之情消散,容颜渐老,节令更迭催人感叹岁月无情。

注释

蹴鞠:古代的一种体育活动,类似足球。
墙东:指某个具体的地点。
市哗:市场或人群的喧闹声。
鞦韆:中国传统儿童游戏,秋千。
旗斜:旗帜斜挂,可能形容景色或动态。
桐叶:梧桐树的叶子,象征秋天。
馀寒:残留的寒冷。
楝花:楝树的花朵,春季开放。
蜀苑:蜀地的园林,这里可能指成都。
软尘:形容尘土轻盈,可能指春日微尘。
京华:京都的繁华景象。
朱颜:红润的脸色,代指青春。
节物:季节的景物,引申为时光。
自嗟:自我感叹,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市井景象和诗人的情感抒发。首句“蹴鞠墙东一市哗”,生动展现了墙东市场蹴鞠游戏的热闹场景,充满了活力与喧嚣。次句“鞦韆楼外两旗斜”则描绘了楼外悬挂的鞦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旗帜斜挂,增添了春日的闲适气氛。

“及时小雨放桐叶,无赖馀寒开楝花”两句,通过春雨滋润桐叶和余寒中楝花绽放,细腻地刻画出早春时节的清新与生机。诗人借景寓情,表达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明月吹笙思蜀苑,软尘骑马梦京华”转而抒发诗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远方蜀地和京都的梦境,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过去的追忆。

最后两句“欢情减尽朱颜改,节物催人只自嗟”,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欢愉之情消减,青春不再,面对自然更迭,只能独自嗟叹人生的无奈和岁月的流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景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出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过往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三月二十二日作

雨过草争出,溪湍鱼逆行。

轻舟摘莼菜,小市听莺声。

万事已无梦,一樽犹有情。

吾儿能讲学,不必说无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二首(其一)

愁眼已无寐,更堪衰病婴。

萧萧窗竹影,磔磔水禽声。

捶楚民方急,烟尘虏未平。

一身那敢计,雪涕为时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二首(其二)

忧国心常折,观书眼欲枯。

百年终坎壈,一饭且枝梧。

忽忽残春过,迢迢清夜徂。

壮心空万里,老病要人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三月二十日晚酌

暂因赐沐作闲身,太息才馀一日春。

委地落花新著雨,穿帘归燕不生人。

卫青此日怪长揖,王翰当年谋卜邻。

商略晚窗须小醉,朱樱青店正尝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