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国之中,圣主最尊。四民之中,君恩最重。
衲僧居四民之外,正当今日如何报恩。
万年松顶拂云高。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圣主和君恩的敬仰,以及衲僧对于报答恩泽的思考。"一国之中,圣主最尊",强调了君主在国家中的崇高地位;"四民之中,君恩最重",则突出了君王对百姓的恩惠之深。作为"四民之外"的衲僧,诗人提出疑问:"正当今日如何报恩?"这既是对个人修行的自省,也是对社会责任的反思。
"万年松顶拂云高",以松树的形象比喻衲僧的志向,寓意着他们应当如松树般坚韧不拔,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以此来报答君恩。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深厚的儒家忠孝思想,体现了禅宗僧侣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不详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多言丧道,多歧亡羊。浑无颗粒,别甑炊香。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行路难,有何难。
不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彼此丈夫,莫受人瞒。
得力句子,全身担荷。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西风雁字新,东篱菊花老,四十九年谈不到。
不舍诸道法,而现凡夫事。
万人游仰处高挂锦标,千波竞起时要须好手。
还如曾斗快龙舟,一度赢来方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