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其二)

今朝托钵过前溪,山烟水烟人欲迷。

行尽松声十馀里,人家总在断桥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僧侣行脚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今朝托钵过前溪”,开门见山地描述了僧人清晨行脚的情景,托钵是僧人乞食的方式,这里既表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们与世无争、随缘而行的生活哲学。

“山烟水烟人欲迷”一句,运用了烟雾缭绕的景象来营造一种朦胧、幽深的氛围,同时也隐喻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迷惘,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

“行尽松声十馀里”则通过听觉的角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松涛的世界,松声不仅是一种自然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平静与外界和谐共处的象征。

最后一句“人家总在断桥西”,以一个具体的地点结束全诗,既是对前面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一个收束,也暗含了人生旅途中的偶然与必然,以及归宿感。断桥作为过渡点,既象征着旅程中的转折,也寓意着心灵的归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僧侣行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5)

法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巳同王太守毕郡丞李别驾脩禊兰亭效古

嘉辰载阳,良俦孔多。停云冠岭,轻风扇柯。

我怀先民,在此山阿。散发玄涧,浮羽澄波。

形式: 四言诗 押[歌]韵

过沈闻大葭庄

伊人何在,在芦之漪。有堂有亭,有林有池。

为丘不高,为壑不深。其室则迩,而有遐心。

策杖以游,遵彼一曲。钓纶可垂,巾酒可漉。

与子分手,于今六年。百尔所思,不如晤言。

形式: 四言诗

南山三章题画册

田于何所,南山之南。淮水汤汤,白石巉巉。

我欲从君,道阻且长。中田有庐,南山之下。

既悬我车,亦秣我马。我欲从君,息驾于野。

陟彼高冈,北风烈烈。我山我阿,我陵我阙。

惟尘冥冥,忧心如惙。我欲从君,言采其蕨。

形式: 四言诗

山居诗(其三)

未必树皆侵汉者,低枝亦可挂吾瓢。

年来饭后无馀事,且立松门看晚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