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湿云不收烟雨霏,峡船作滩梢庙矶。

杜鹃无声猿叫断,惟有饥鸦迎客飞。

西真功高佐禹迹,斧凿鳞皴倚天壁。

上有瑶簪十二尖,下有黄湍三百尺。

蔓花虬木风烟昏,藓佩翠帷香火寒。

灵斿飘忽定何许,时有行人开庙门。

楚客词章元是讽,纷纷馀子空嘲弄。

玉色頩颜不可干,人间错说高唐梦。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湿润的云层无法收敛烟雨,峡江中的船只停靠在滩头的神庙石矶边。
杜鹃鸟悄然无声,唯有猿猴的叫声断续,只有饥饿的乌鸦在迎接过往的客人。
西真(可能指神仙)的功绩极大,帮助大禹治水,斧凿的痕迹和山石的纹理仿佛倚天的墙壁。
山上有十二座尖尖的瑶簪峰,下面是深达三百尺的黄色激流。
蔓藤缠绕的花朵和盘曲的树木在风烟中显得昏暗,苔藓覆盖的佩饰和翠绿的帷幕透出清冷的香火气息。
神灵的踪迹飘忽不定,偶尔有行人打开庙门。
楚地的诗人文采本就含有讽刺之意,而其他人只是空洞地嘲笑。
玉质般洁白的面容神圣不可侵犯,世人误将此地当作高唐仙境的梦境。

注释

湿云:湿润的云。
烟雨霏:弥漫的烟雨。
峡船:峡谷中的船只。
庙矶:庙宇附近的岩石。
杜鹃:鸟名,叫声凄凉。
瑶簪:美玉制成的发簪,形容山峰尖锐。
黄湍:黄色的急流。
藓佩:长满苔藓的装饰品。
灵斿:神灵的衣带,象征踪迹。
高唐梦:传说中的高唐仙境之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巫山高》,描绘了巫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氛围。首句“湿云不收烟雨霏”形象地展现了巫山云雾缭绕的景象,如同烟雨弥漫。接下来的“峡船作滩梢庙矶”写的是船只在峡江中艰难行进,途经神庙的石矶,增添了神秘感。

“杜鹃无声猿叫断”以杜鹃和猿猴的叫声营造出寂静而凄清的环境,而“惟有饥鸦迎客飞”则以乌鸦的活动反衬出人迹罕至的荒凉。诗人接着赞美“西真功高佐禹迹”,将巫山与古代神话中的神祇联系起来,形容其峭壁如斧凿般陡峭,有如鳞片般皱褶,宛如倚天之壁。

“上有瑶簪十二尖,下有黄湍三百尺”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巫山峰峦的秀美和山下的激流,给人以壮丽的印象。接下来的“蔓花虬木风烟昏,藓佩翠帷香火寒”则描绘了山中寺庙的静谧与冷寂,香火微弱,只有偶尔的行人打开庙门。

最后两句“楚客词章元是讽,纷纷馀子空嘲弄”表达了诗人对前人诗词的评价,认为真正的含义在于讽喻,而非表面的嘲笑。结尾“玉色頩颜不可干,人间错说高唐梦”暗示了巫山的神圣不可侵犯,以及人们对高唐神话的误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巫山的自然风光,又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诗人对神秘山水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题赵昌四季花图(其三)拒霜旱莲

霜天木芙蓉,陆地旱莲草。

水花云锦尽,不见秋风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拟古

弯环楼前月,掩抑楼上人。

人月不得语,相看两凝颦。

西窗回纹机,织遍锦字春。

聊可自持玩,何由将寄君。

形式: 古风

时叙火后意不释然作诗解之

潘郎晓衾梦蘧蘧,舞马竟与融风俱。

前驱炎官后热属,席捲不贷渊明庐。

君家十年四立壁,震风凌雨啼妻孥。

平生白眼盖九州,闭户不纳结驷车。

清贫往往被鬼笑,付与一炬相揶揄。

井堙木刊乌鼠赭,汝则暂戏吾何辜。

天阙悠悠虎豹怒,叱阍上诉非良图。

作诗聊复相料理,甑堕已破空踟蹰。

浮生适来且适去,况此茅屋三间馀。

扫除劫灰得空阔,新月恰上东墙隅。

幕天席地正可乐,为君鼓旗助歌呼。

形式: 古风

李子永赴溧水过吴访别戏书送之(其一)

万壑断流冰塞川,千岩森玉雪漫天。

匆匆叶县双凫舄,换却山阴访戴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