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薜荔无因挂一毫,化工镌削亦应劳。
圭形直指明河落,桂影遥分涨海涛。
发地五千何足贵,去天三百未为高。
轩辕辙迹今犹在,斗上丹枕著羽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开篇"薜荔无因挂一毫,化工镌削亦应劳"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不需多余装饰即可自成其美,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哲思。
接下来的"圭形直指明河落,桂影遥分涨海涛"两句,则是对山水景观的描绘。其中"圭形"可能指的是高耸的山峰,而"桂影"则可能象征着某种高洁的东西投射在波涛之上,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宏伟壮丽的自然画卷。
紧接着,诗人写道:"发地五千何足贵,去天三百未为高。"这里强调的是,即使是再高大的山峰,也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不值得过于自诩其高大。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两句"轩辕辙迹今犹在,斗上丹枕著羽袍"则是对古人遗迹的怀念以及对星辰之美的赞叹。其中"轩辕辙迹"可能指的是古代圣贤留下的痕迹,而"斗上丹枕著羽袍"则是在描绘夜空中北斗星座的壮丽景象,"羽袍"更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清新隽永的语言和深邃豁达的情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不详
飞泉落翠巘,爽籁生寒空。
谁如张璪工松石,拟裂鲛绡画作图。
美人与月正同色,客子折梅空断肠。
欲谒元戎无介绍,薛能诗版在雕堂。